尤為重要。

其次是荊州問題,關羽的性格缺點被無限放大,正因如此,大臣們曾多次提起讓劉備將關羽調回成都聽命,換一個人來督使荊州。

他們和關羽倒沒仇沒怨,只是單純的擔心荊州安全問題,畢竟南郡作為天下的暴風眼,這裡不僅三方大軍雲集,還充斥著各種陰謀詭計,畢竟關羽的性格很容易被人利用,從而造成上下離心離德,以致於被他人所趁。

最後就是魏延的個人問題,劉備打算加強兩家的關係,把魏延綁上劉氏的戰船,於是他就動了讓劉妤嫁給魏延的想法。

但他又不好給倆人明說,魏延的愛好他倒是一清二楚,劉妤樣貌周正,身姿婀娜,性格溫和都非常符合他的口味。

不過魏延曾表示他唯愛家中夫人已經沒有再娶妻的打算,所以劉備腦殼有點疼,怎會有人不愛美人的呢,要不是他年事已高,雄風不及當年一二,恐怕劉禪就不止這兩個弟弟了。

而劉妤這裡同樣麻煩,他曾聽劉婕談起過,劉妤在鄴城寡居期間有不少士族子弟前來求親,不過都被她一一給拒絕了,很明顯劉妤是沒想過再嫁的,如今讓她嫁給魏延恐怕難度有點大。

至於強迫劉備沒想過,當年她們落入曹營也是他之過,直到現在他還抱有一絲愧疚,更何況劉禪和劉妤關係最為要好,萬一強迫導致劉禪和魏延有隙,屆時他連哭的地方都找不到。

所以,他愁啊!!

不過愁歸愁,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的,他首先把皇后吳夫人、長公主劉婕喚來,先表明魏延對大漢的重要性,以及他的為人如何,再將打算同他聯姻加強兩家關係的想法道出,並希望她們能去做做劉妤的思想工作。

從品格、年齡、政治地位因素來考量,魏延都是最佳人選,畢竟劉妤不可能孤身一輩子,而且季漢的人口、生育政策也不允許這樣的情況出現,作為大漢皇室的她更應該起表率作用。

儘管嫁給魏延不是正妻,但魏延對夫人一視同仁的事蹟整個成都誰不知道,除了名份外誰是正妻關係都不大。

劉備的提議劉婕自然答應,對於魏延的品格、德行她還是很滿意的,畢竟能說出橫渠四句、能說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能說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品性怎可能差。

何況劉妤如今才二十有三,未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她總不可能一直孤身一個人吧,再說句大逆不道的話,萬一劉備駕崩了,皇宮換了主人,劉妤不可能繼續住在皇宮吧,所以給她找一個歸宿就十分要緊。

至於吳夫人則表示,說服魏延一事就交在她身上,魏延這條路是不好走,但她和張琪瑛、甄宓的關係不錯,只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說服她倆,讓魏延迎娶大漢二公主劉妤還不是手到擒來。

而且劉禪和劉妤關係好已經在季漢朝堂上傳播甚廣,出於政治上的考量她們也會答應的,所以在吳夫人看來,劉備的擔憂完全是在杞人憂天。

見夫人和大女兒三言兩語就將一件麻煩事給解決了,劉備自然樂得清閒,此事雖然是私事,但對劉備而言卻是這三件事中最為要緊的一件,只有將魏延綁上船他才能安心把季漢,把劉禪交給他們。

……

關於劉禪和荊州問題,劉備並沒有自作主張決定,而是召集了魏延、諸葛亮、法正、糜竺等人,打算詢問一下他們的處理意見。

漢王宮,不對,現在不應該叫漢王宮,要叫皇宮或者章武宮,因為現在的年號是章武,劉備自然就是章武帝。

尚書省

作為劉備最重要的政務處理秘書機構,辦事地點自然在離皇帝最近的地方,那章武宮主殿右側的小殿,自然而然就成了尚書省的辦事處。

而今天的尚書省,也是自尚書省成立以來,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