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洞庭水戰一
曹操身亡的訊息飛速傳遞,但傳到荊州還需要一段時間,所以我們先將視線轉回荊州。
吳軍從江陵撤退後,魏延只在江陵帶上馬謖,就急匆匆的追趕而去,並沒有停下腳步北進救援關羽的想法,除了遵守信義外,更多的則是在交換人質一事上他還另有安排。
因為吳軍兵多行動緩慢,再加上在江陵耽擱了幾天,導致晚幾日離開夷陵的漢軍後來居上,在巴陵縣一帶咬住吳軍的尾巴。
見魏延不是死活的領區區兩萬水軍追上來,呂蒙和陸遜心中不憂反喜,陸戰我承認打不過你,但水戰我稱天下第一總該沒人反對吧。
五萬對兩萬,優勢在我!!
於是在呂蒙的授意下,東吳水師脫離長江水道轉進洞庭湖,只有洞庭湖那寬闊的水面,才能讓東吳的兵力優勢全部發揮出來,不會出現以點破面的情況,那此戰將萬無一失。
見吳軍轉道洞庭湖,魏延有所依仗自然不怵,於是跟著吳軍進入洞庭湖。
就這樣,季漢、東吳雙方總計七萬水師湧進洞庭湖,雙方相距幾里對峙,湖面上大大小小的船隻在遊弋,白色或灰色的船帆擠滿了湖面,從上俯瞰而下午,在雙方集結地已經看不見水面了。
此戰吳軍威勢極重,先登、艨艟、鬥艦近千艘,就連龐大的樓船也有十餘艘,可就算如此之多的船隻分佈在水面上,也曉得十分井然有序,可見呂蒙等人的水戰經驗之豐富。
和吳軍相比,漢軍就顯得寒磣許多,大小船隻的數量比吳軍少一半就不說,就連作為主力艦的樓船也只有區區三艘,堪堪達到吳軍的二成,其餘船隻也是以先登、斥候等小船為主,僅從實力對比吳軍已經取得先機。
為避免魏延見勢不妙逃跑,呂蒙打算主動進攻,而後他根據雙方兵力對比將大軍一分為三,分別為主力集團,遊擊集團,後備集團。
主力集團由呂蒙親領,由於擔任主攻,所以戰船多為樓船、鬥艦等大船組成的主力艦隊,他們的任務是正面擊潰漢軍,為游擊隊艦隊創造戰機。
遊擊集團由陸遜率領,由於負責遊擊,所以戰船多為艨艟、先登等小船組成的遊擊艦隊,他們除了要攻打漢軍側翼協助主力艦隊作戰外,還肩負著戰後追擊漢軍潰兵的任務。
當然了,遊擊艦隊對吳軍而言只是一支偏師,但對漢軍而言那無疑是一支主力艦隊,儘管沒有樓船作為旗艦。
後備艦隊由孫桓率領,作用嘛就是字面意思,在局面良好時可以錦上添花,在局勢危急時可作為外援解圍,反正妙用無窮。
隨著命令的下達,吳軍用了不到半個時辰就完成整軍,然後在呂蒙的一聲令下,無數戰船敲擊著戰鼓向幾里外的漢軍壓去。
在漢營
吳軍的動向透過在外偵查的遊擊小船不斷向中軍彙集,其中就包括了呂蒙分兵,不過魏延依舊穩坐釣魚臺對吳軍的動向無動於衷,很明顯打算以不變應萬變。
“文長,吳軍開始進攻了。”
馬謖快步走進船艙,帶來了吳軍最新的動向。
“諸位,此戰的勝負關乎我荊州未來十年的安危。
若勝,我軍可順勢奪回荊州門戶江夏郡,使荊州從此以後再無戰火之憂,諸位的長輩可在荊州安度晚年,晚輩也可茁壯成長。
若敗,以東吳對我荊州的覬覦之心,恐怕會如同今日一般,隨時發動荊州之戰掠奪我荊州土地,戕害我荊州百姓。
我等皆為軍人,守土衛民乃我等的天職,所以,此戰上下將士應勠力同心,只許勝不許敗!。
幼常,你立刻通告全軍,此戰我會一直坐鎮在旗艦上,並帶領將士們衝鋒陷陣,旗艦在人在,旗艦不在人亡。
不破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