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一共十一縣,漢中之戰時趙雲曾深入其腹地狄道,雖然沒能拿下狄道,但在曹、劉雙方罷兵後趁機奪取了隴西郡以南、西的臨洮、氐道、大夏三縣。

在大夏縣以西,有原隸屬金城郡的袍罕、白石、河關三縣,在漢中之戰結束後,郭淮領兵萬餘離開榆中,在袍罕、白石二地屯兵,防止漢軍從此路突破,席捲金城、張掖等郡。

在隴西以東的鄣縣、襄武,鍾繇領萬餘兵馬駐紮於此,此處關乎渭水水運戰略位置及其重要,一旦讓漢軍從此處突破,沿渭水水陸並進,整個西部戰局都會崩潰,所以在後方的上邽,張合領兵兩萬駐紮於此。

至於剩下的幾個縣,就由曹洪領兵控制,同時也作為口袋陣的袋底,只要漢軍冒然進兵取狄道,鍾繇、郭淮可攻其側翼,讓其陷入重重包圍。

面對曹軍的佈置,趙雲也做出應對之策,首先讓平西將軍馬超領兵萬餘進駐大夏縣一帶,在此地與郭淮大軍對峙,保衛後方的互市安全,儘管大夏城尚在曹洪手裡,但因兵力短缺一直處於守勢。

再讓鄧方、劉邕二人各自領兵五千,在氐道、襄武一帶駐紮,用來監視曹軍的動向,至於趙雲則領軍在臨洮、武都等地駐紮,一邊收集戰馬,一邊在後方屯田,為即將到來的大軍做好準備。

十一月

魏延率軍抵達前線,並在武都開車騎將軍府,軍師將軍法正、右將軍趙雲、左將軍黃忠,後將軍馬超,水軍都督龐統,平東將軍吳懿皆在帳下聽令。

同時,魏延命令全軍清點武器裝備,抓緊時間操練,各級將校停止休沐,軍士不得離開大營,務必做到令到軍出,時刻準備向曹魏發起攻擊。

……

涼州戰區,武都縣

在城內的府衙中,一副巨大的地圖被掛在牆上,大堂中有一座簡易的沙盤,魏延、法正、趙雲、馬謖、馬超、黃忠、黃權等人圍攏在沙盤周圍,發表各自的看法。

“文長,你當初安排子龍、士元奪取武都郡,並向隴西郡內部滲透的策略真是高瞻遠矚啊,若此刻武都、下辯握於曹魏之手,恐怕攻略隴西地區將難上加難。”

看著隴西地區的地勢圖,法正不無嘆息的說道。

這裡首先要明確一個點,隴西郡和隴西地區是兩個概念,魏延一直想要奪取的是隴山(六盤山)以西的大片地區,即武都、隴西、漢陽三郡,也可稱為隴右地區。

為什麼諸葛亮、魏延、法正三人都將目光聚焦隴西地區,而不是從其他地方突破,例如荊州、漢中地區。

要想明白這個原因,我們就必須得將視線拉高,從上而下俯瞰整個大漢西部。

隴西地區,即隴山以西的一大塊地區,主要由隴南山地、隴中黃土高原兩個地理單元構成,這其中有連通關中平原的渭河谷地逶迤其間。

正是隴西地區獨特的地形,使得與它相鄰的大地形區間,有著較為複雜的地理聯絡,自古便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稱。

向西可通往河西走廊;

向北可通往河套地區;

向東可通往關中地區;

向南可通往益州地區;

故而,隴西地區就是連線河西走廊、關中盆地、漢中盆地、益州盆地之間的交通樞紐,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

所以,只要季漢能拿下隴西地區,在大漢西部將獲得主動權,進可沿渭水、涇水向關中進攻,使長安一日不得安寧;退可依隴山山脈防守,再斷絕渭水、涇水水運,就算曹魏有萬般之能,也拿季漢毫無辦法。

而且拿下隴西地區,季漢可以切斷中原與河西走廊的聯絡,而後可在隴山屯兵防禦,魏延則可領大軍攻略河西走廊,拿下由驃騎將軍霍去病所創立的山丹軍馬場。

這樣一來,季漢可依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