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費觀領蠻兵兩千,以及一千交州降卒繼續在交趾郡內橫衝直撞,戰至六月中旬,交趾除士夑駐守的龍編,士徽駐守的羸外全部淪陷。
費觀動作如此之快,除了蠻兵能征善戰外,也離不開交州小士族的幫助,畢竟士家害怕被打壓,可他們不怕啊,與其被士家打壓,不如換個頂頭上司試試,說不定還有意外收穫呢。
有這些人的幫助,費觀總算是鬆了口氣,有他們在短時間內不需要為糧草擔憂,不然費觀都在考慮要不要先放棄交趾,先和王芝一起拿下合浦、鬱林二郡,打通荊州到交州的糧道。
就在費觀摩拳擦掌,準備炮製龍編、羸婁二城時,從日南郡傳來的情報,讓他不得不停下攻勢。
在日南郡治所西卷負責組織防禦的太守士只,被多年前裂漢土自立的林邑國偷襲,士只被殺日南郡被侵佔,三縣之地從大漢脫離。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費觀躊躇不已,作為大漢軍人怎能容忍國土淪喪,但他本就孤軍深入,若他此時南下作戰平亂,一旦士夑、士徽斷他後路,士?、士幹在九真郡設伏,恐怕這支大軍都不得活。
經歷過百般掙扎後,最後強烈的榮辱感佔據了上風,身為漢人豈能坐視疆土淪喪,左右不過一死罷了,又有何懼哉!。
費觀隨即寫信給士夑,言明季漢與交州之爭不過是兄弟相爭,而林邑國攻取日南郡,卻是分裂大漢疆土之舉,正所謂:兄弟於鬩牆外御其辱,希望士夑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宗。
而後費觀領兵三千餘南下,一路上大軍旌旗招展,火紅色的旗幟再配合明黃色的[漢],讓沿途的城池皆肅穆,多少年了,這一抹紅色他們始終未曾忘卻。
士夑在接到信後,先是長長的嘆息了一聲,前些年日南郡南部發生叛亂,叛賊區連聚集幾千叛軍攻破象林縣,殺害縣令並獨立為林邑國宣佈脫離大漢的統治,他曾領軍攻討伐過,不過均被擊敗,之後也就沒再關注此事。
林邑國再興刀兵,恐怕有侵佔日南全郡的意思,而他已經身負喪土之責,如今費觀有平叛之意,若因他從中作梗導致費觀平叛失敗身死,恐怕天下之大再也無士家容身之所。
士夑遂令軍士不得出城,而他則登臨城頭,看著費觀領漢軍南下平叛心裡五味雜陳,若他再年輕個二十歲,一定會起兵相隨。
很顯然,士徽為他完成了這個抱負。
當士徽得到費觀的信後,不顧贏婁城內諸將的勸阻,執意領兵一千追隨費觀南下,他還年輕,血也未冷,復漢疆土之事他怎能不去。
對於士徽的到來,費觀感到十分意外,他原本以為士家皆是懦弱無能之輩,不搗亂就不錯了,沒想到還有此等義士存在。
面對費觀驚訝的目光,士徽笑著問道:
“將軍要殺我乎?”
費觀笑了,隨後拍著士徽的肩膀說道:
“君明知是死,也要傾力為國家而戰,品德如此高潔,豈會無故殘殺我軍將士?,看來安南將軍誤會君多矣。”
隨後費觀、士徽領兵四千南下九真郡,在士徽的勸說下得到士?的鼎立支援,不但接過後勤補給的重任,還讓士幹領兵一千相助。
六月末
大軍進入日南郡,過比景,入朱吾、並在此與叛軍正面遭遇,此戰費觀身先士卒,大破叛軍,斬首百餘,俘獲千餘。
七月初
費觀兵分兩路,先後光復郡治西卷、盧容二縣,隨後合兵一處殺入象林縣,將林邑國所謂的國都象林團團包圍。
七月中
費觀攻破象林,林邑國國王範熊棄城而走,費觀遂銜尾追殺,最後在大海之濱被擒殺。
至此,在日南郡為禍幾十年的林邑國被滅,費觀光復漢土,名震交州五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