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返回城內,所幸曹洪甲冑質量還不錯,七處傷口都不深,經過醫官處理後,發現並無大礙,只需休養調息就能恢復。

在這之後,曹洪就老實了,嚴令所有人不準出城,任由城外之人謾罵,只要保住狄道不失,保證西涼不亂就行了,至於趙雲,就隨他去吧。

就這樣,整個隴西郡除了狄道以北外,整個以南地區任由趙雲馳騁,雖然不能攪亂西涼,但組建騎兵之事,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

在距離狄道十里外,趙雲軍大營,以往肅穆的軍營,此刻成了一座交易市場,有來自隴西本地的羌人首領,也有來自漢陽郡漢胡,更甚者有武威、張掖二郡的氏族首領來到此處。

為什麼,看營中那堆積如山的糧食,一陶罐一陶罐的鹽,甚至還有華麗的蜀錦,就是他們來此的目的,特別是糧食,幾乎是每一個胡人想要的。

異族對於糧食的渴求,是存在骨子裡的,這來源於他們惡劣的生存環境,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旱,或者一場大雪都會要了他們的命,而後為了種族延續,就會南下掠奪中原。

不然他們腦子又沒病,無緣無故的南侵中原幹嘛,對遊牧民族來說,富饒的草場遠比能產出糧食的田地,更能吸引他們。

況且這裡是大漢,不是未來的大慫與大萌,哪一次入侵中原,不是被殺得流血漂櫓,不信去看看前些年入侵的烏桓,看看他們還剩多少人。

所以,趙雲在隴西無限制的出售糧秣,而且是以物換物,一匹戰馬就能換五百斛糧秣,讓很多異族人聞風而動。

五百斛啥概念,一個壯漢日食四斤糧,一個月一百二十斤計做一斛,一年也才十二斛糧食,而且小孩婦女只會吃得更少。

一個千人部落,只需要出售二十匹戰馬,就能換取一年所需的糧食,他們在怎能不激動,況且牛羊也在此列。

趙雲也沒想到,異族對糧食如此渴求,看著日益增多的戰馬,以及逐漸變少的糧秣,一股幸福的煩惱縈繞在他心頭。

馬有了,我的騎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