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虎澗一帶的地底全是碎石與泥土,想要在狹窄的道路上挖出地基,沒個十天半個月根本不可能,曹操又不會在一旁幹看著。

所以,魏延一不做二不休,先簡單去除地面上的浮土,簡單的夯實後,就直接在地面上構築混凝土結構的虎澗要塞,也正因如此,沒有地基的虎澗、鷹擊兩處要塞,才會顯得低矮而臃腫。

只能說,想法是美好的,但現實是殘酷的,就算在南鄭、陽平關制定再完美的計劃,在實施時也得因地制宜及時調整,若一味的生搬硬套,恐怕會好心辦壞事,造成不好的後果。

鑑於此,魏延吸取前兩次的建設經驗,改變了在盤蛇口中斷建設要塞的想法,而是在盤蛇口三十里後,一片十分開闊的河床上,直接建造一座大型軍事要塞。

從二月中旬開始,魏延就組織近兩萬軍民在此勞作,先清理河床上的浮土,再深挖地基,而後開山鑿石,用堅硬的大青石來作要塞的地基。

然後原地取土燒磚,在關牆的前、後兩面,用青石、青磚堆砌而成,水泥只作為粘合劑,用來防止曹軍使用火烤、錘擊。

至於關牆中央,則直接用竹條編制竹籠,再將一塊塊大的鵝卵石填入其中,用來代替鋼筋,而後直接使用混凝土建築,這樣,能極大的加強關牆強度,也能避免混凝土不耐火燒、撞擊的缺點。

因工序繁瑣,持續兩個月日夜不停的建設,盤蛇要塞也才完成主體結構的建設,像女兒牆、箭臺之類的附加建築,還沒開始動工呢。

再加上突發大水,讓建設工程停了幾日,以及法正靈機一動,在要塞前挖掘壕溝蓄水,當做簡單的護城河,以阻礙曹軍器械前進。

最後法正一合計,這一整套的防禦設施,至少要六月中旬才能建設完成,距離完成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可曹操已經有應對辦法,法正他還來得及麼。

……

褒斜道,斜關

被曹操反覆提到的魏延,歷經千辛萬苦,帶著糧秣、軍械等物資終於抵達了斜關,在看到斜關上漂揚赤紅的旗幟,雖面黃肌瘦但目光炯炯有神的馬謖時,魏延覺得這兩百里山路,走得值。

“幼常,你受苦了”

在暴風雪襲來的時候,他都做好了面對斜關失陷,馬謖及聯軍全部戰死的情況發生,沒想到馬謖能給他一個驚喜,不但在暴風雪中活了下來,還將斜關牢牢扼守,看來自己的擔心多餘了,固有印象害人不淺吶。

想到這裡,魏延覺得自己要抽時間,自我批評一番,人是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若自己依舊抱有成見,恐怕會適得其反,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將軍言重了,此戰關乎漢中成敗,我等奉命扼守於此,將士理應效死,何來受苦一說”

馬謖不以為意的說到,他連茅坑都能下,區區寒冷、飢餓又算得了什麼,對了,暴風雪期間馬謖在山上。

“不錯,有季常之風,看來主公又得一上將也!”

看著眼前儒雅而不失剛毅的馬謖,不知怎麼的,魏延突然想到經略南中的馬良,這兄弟倆真是太像了。

馬謖:ヽ(`д′)ノ

“將軍,謬讚了!”

還是不如兄長麼……

馬謖心中有點失落,但很快就振奮起來,如今兄長在南中叢林和蠻族捉迷藏,而他在漢中同曹操作戰,孰強孰弱一看便知,超越兄長的機會多著呢!。

馬謖心中在想什麼,魏延一概不知,在簡單敘舊後,魏延就提起了防守問題,他很為什麼馬謖會改變策略。

馬謖也懶得解釋,與其在關內說半天,還有可能表達不清楚,還不如實地去考察一番來得實在,畢竟人只相信眼睛看到的,聽到的卻不一定。

就這樣,馬謖、魏延一行人花了一天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