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成亂臣賊子了。
“我等敢不效死!!”
“好有諸位鼎立相助,何愁曹賊不滅,大漢不定!”
孫權很是高興,今天這個機會他不知等了多少年,江東文武也不知等了多少年,如今終於來了。
“大都督”
“臣在”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大軍征伐首重糧秣,如今我江東十萬之眾北伐,所需糧秣物資甚重,若無一重臣督之我等前線將士心中難安吶!
加之君大病初癒身體還較為虛弱,行軍打仗多勞累,若君有個三長兩短,叫我有何面目去見君之家眷,曹賊與郭嘉之例在前,我等豈能不視之。
所以,還請大都督回建鄴統領江東諸臣,為大軍徵集糧秣讓前線將士安心,梳理民政,維持江東穩定。”
這些話孫權倒沒有任何的虛情假意,全是肺腑之言,魯肅身體不好若再受顛簸,恐怕就像郭嘉一樣病死在征伐途中,這是孫權乃至江東都不能接受的。
而且將魯肅放在建鄴他非常放心,畢竟是自己一手提拔不會做有損自己的事,其他人就不一定了。
“臣領命”
魯肅沒有任何異議,反正此次出征十拿九穩,唯一可能出問題的便是後勤。
隨著山越逐漸被平定,孫權為充實江東人口增加戰爭底蘊,將部分山越之民內遷至豫章、吳郡、丹陽等地,試圖化胡為漢,行屯田之策。
孫權想法是不錯,但現實卻是殘酷的,這些山越叫他們打獵、採集還行,種地簡直要了他們命,不知怎麼的,怎麼教導他們種地都不見成效,讓江東上下頭疼不已。
所以,江東預想中的糧食短缺問題非但沒解決,反而加重了,依舊得仰仗荊州出口的糧食,正好他和諸葛亮、關羽的交情不錯,在糧食貿易上不但暢通無阻,甚至還能享受一些折扣。
只是隨著漢中之戰開打,江東遲遲沒有動作,荊州開始削減糧食出口份額,轉而向漢中運輸,這就導致江東近些年來努力積存的糧秣被迅速消耗,這對一個割據勢力來說,是萬萬不能忍受的。
既然前線無憂,坐鎮建鄴也自無不可,魯肅甚至在考慮要不要跑一趟江陵,讓諸葛亮加大糧食出口份額,畢竟他們出兵了啊。
“呂蒙、蔣欽”
“臣在”
“你二人領濡須之兵,在我等襲取南硤戍後,立即向合肥進軍,同我等在合肥匯合。”
“遵命”
這倒沒啥說的,濡須的兵馬本來就是呂蒙、蔣欽的部屬,派他們去統領無可厚非。
“淩統”
“臣在”
“待軍議結束後,立即返回廬江整頓兵馬,並在我等襲取南硤戍後再出發,一定要保護我軍後路暢通無阻,以防六安、固始之兵截斷我軍退路。”
“末將領命”
說是保護退路,其實是皖城的糧草,還不足以讓四萬大軍同時進軍,只能分批次前進。
“甘寧、周泰”
“末將在”
“你二人即刻返回建鄴,甘寧領水軍三萬溯長江而上,而後轉道進入巢湖,再進入施水兵臨合肥。
至於周泰,你就領萬餘兵馬留在建鄴,協助大都督轉運糧秣、穩定江東民心。”
“諾”
甘寧領水師出征,不是為了進攻合肥,而是在奪取合肥後北上入淮水橫亙其上,斷絕曹操南侵報復之念,江東陸戰是不行,但水戰還沒怕過誰。
至於周泰就不用多說了,他可不想出去一趟,仗還沒打完家卻先沒了,哎,嫂夫人留在江東始終是個禍患,不如……。
孫權晃了晃腦袋,將一些奇怪的想法拋之腦後,而後看著堂中其他將校那渴求的目光,他心中甚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