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他的壁壘,真是可笑啊,可笑啊。
“玄德,你知道嗎,當初迎你入蜀,是我同他們一起推動的,目的就是為了引入第三方,來抗衡日益嚴重的黨爭,也讓我能火中取栗。
黃公衡說我養虎為患,這樣簡單的道理我豈不知,可被他們架空的日子我受夠了,我乃堂堂漢室宗親,天潢貴胄,豈能容些許小人來操縱我的命運”
劉璋越說越激動,他自幼苦讀詩書,鑽研治世之道,雖不像父親那樣有濟世之才,但也不是外人口中的豚犬爾!。
只是當年用來對付益州本土世家的劍,對他而言太過鋒利,劉璋也曾想過棄之不用,可南中、漢中等地的亂局,讓他不得不用。
只是每用一次,這把劍就越扎越深,導致他們坐大,到如今已經將自己架空。
種種原因下,才讓劉璋聽信張松之言,萌生引入外人來制衡的想法,自然而然,仁義之名傳天下的劉備,就進入他的視線。
有陶謙三讓徐州、劉表讓荊州的珠玉在前,劉璋認為,就算劉備有圖謀益州的想法,也會被名聲所累,不敢貿然行動,這就給他梳理益州的機會,待拿回益州大權,再驅逐劉備。
這樣一來,他只需要付出點錢糧,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拿回軍政大權,恐怕連自己父親劉焉,也不過如此吧。
可如此完美的計劃,被劉備出人預料的偷襲給打亂了,他還有很多地方,沒來不及安插親信,只有綿竹、雒縣、江州、武陽四地的大將,換成了他的親信。
像成都縣令李嚴,涪縣縣令李齒,蜀郡太守許靖等,這些還沒來得及更換,這也為成都的陷落,埋下了伏筆。
如果按照原有的時間線,劉璋的計劃已經成功,在劉備屯兵葭萌關期間裡,劉璋收回了大部分的權利,並且在未來的三年裡,給劉備取蜀造成無數的麻煩。
而為了快速拿下益州,劉備迫不得已,從荊州調集大批兵力和文武入蜀,導致荊州空虛,讓孫權抓住機會,將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奪去,讓諸葛亮前期所有的努力毀於一旦,讓人扼腕不已。
而現在,劉備身邊多了一個魏延,他絕不會讓這類的事發生,所以從一開始,劉璋的謀劃就像孔雀開屏一般,自作多情。
“想我劉璋自命不凡,最後不過一階下囚,時也,命也!!
劉玄德,你我同為漢室宗親,高祖血裔,益州落於你之手,總比落入那奸賊之手好上萬倍。
拿去吧,將此信送入雒縣,循兒自會開城投降”
劉璋先自嘲一句,然後將準備好的信拿了出來,他知道劉備一定會來找他的。
“族兄大義,益州之敗,非兄之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