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油鹽不進,李嚴只能心裡吐槽,劉備麾下都是些什麼人,一個個理智得不行,就沒一個上頭的。

還有那宮門守將魏則,也是厚臉皮一個,不管是金銀、美人,還是神兵利器,只要送過去他都照單全收,可叫他辦事,就從來沒答應過,讓人苦惱不已。

“好了,李太守,至於如何處置劉璋,還是讓主公來決定,我們先結束這場戰役吧,死的人已經夠多了,再拖下去,恐怕會對主公治蜀不利”

黃忠站起身來,看著城下殘破的旌旗,散落的衣甲,折斷的刀槍劍戟,焚燒殆盡的攻城器械,突然有些感慨,一將功成萬骨枯啊。

李嚴無奈的點點頭,劉璋就隨他去吧,他已經做了臣子該做的事了。

……

讓黃忠這樣說的底氣,就是從綿竹走小道,已經摸到成都外圍的劉封、王芝軍。

而劉封、王芝二人的行動,也證明了歷史上,龐統走小道偷襲成都計劃的可行性,只不過龐統運氣有點差,在錯誤的時間,遇到蜀郡土生土長的張任,才導致龐統鳳落落鳳坡,令人扼腕不已。

至此,魏延籌謀奪取成都、綿竹、雒縣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完成,只要劉循領軍離開,益州大局已定。

在魏延的計劃中,從小道而來的劉封、王芝大軍,在劉循領軍離開後,配合黃忠將留守的敵軍一掃而空。

然後以黃忠為帥,劉封、王芝為將,收編降兵後,再銜尾追殺劉循,同劉備會師雒縣,再一次包圍雒縣。

綿竹方向,從張任領軍返回綿竹時,本來在前方埋伏的劉備,直接撤出伏擊陣地,並遠遠吊在張任後方,雙方大約相距四個時辰的路程。

現在張任騎虎難下,前有堅固的綿竹,後有近萬兵馬的追擊,無奈,張任只得硬著頭皮,向綿竹挺進,他想要賭一把,賭綿竹的守軍不足,讓他們重新殺回去,據城而守。

魏延用聲東擊西,目標不是綿竹,不是雒縣,也不是成都,而是這三萬餘的劉璋軍殘部,這些可都是青壯啊,未來發展的基石,不能就這麼白白死了。

如果不是在乎這些青壯,魏延直接領兵偷襲雒縣,然後再同黃忠夾擊劉循,將其大破之,最後再回師圍攻綿竹,簡單而高效,又毫無風險。

可這樣一來,劉循、冷苞、鄧賢、張任等劉璋親信,定會率領大軍死戰到底,而一旦開戰,不知又有多少人會沉睡在這片土地下。

就像黃忠說的那樣,死的人已經夠多了,是時候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