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水而下,連續攻破閬中、安漢的張南、馮習大軍,合計一萬五千人,圍攻江州一月有餘。
面對劉備軍的攻伐,巴郡太守嚴顏也不是吃素的,雖然被劉備帶走一萬五千人,讓巴郡的兵力捉襟見肘,但他依舊能在江州,死死擋住張飛軍的攻伐。
甚至嚴顏還有餘力,調集巴南之兵,以及讓龐羲,去偷襲臨江和安漢兩地,試圖斷絕墊水、長江上的補給線。
但所幸有龐統在,他在久攻江州不下後,立馬就猜到嚴顏會派兵偷襲後路,所以,龐統立即調整策略,佈下疑兵之計迷惑嚴顏。
分派張南領兵三千,日夜潛行至安漢城外,一旦有人偷襲,可在其攻城時殺出,方可大破敵軍,一旦擊破敵軍之後,立即向巴西一帶進軍,牽制龐羲軍,使其不能襲擾劉備軍後路。
然後遣馮習,領步軍一千、水軍一千進駐臨江城,再加上從秭歸、奉節而來的援軍,可保證臨江無憂,為了穩固起見,龐統令臨江守軍不得出城作戰,只需保衛臨江城不失,保衛長江水道暢通即可。
龐統這樣佈置,也是基於巴郡抵抗意志頑強,又有嚴顏、龐羲等指揮,再加上江州地勢險要,非旦夕可破而制定的。
龐統認為,如果江州戰場沒有意外的話,估計要等綿竹或者成都被攻破後,江州之戰才會結束。
……
和江州戰場不同,在張飛軍的掩護下,突破防線進入犍為郡的趙雲軍,卻迎來了簡單模式,只要走到哪裡,那裡的城池大多會直接投降,或者閉門不出權當做沒看見。
至於原因嘛,當然是東洲派的緣故。
犍為郡,作為被東洲派侵蝕最深的一個郡,當東洲派老大李嚴投降的訊息傳來時,讓犍為郡上至一郡太守,下至鄉間小吏,都變得人心浮動。
在趙雲突破江州前,紛紛譴責劉備背信棄義,表示要派遣族中子弟,與其抗爭到底,保衛益州,保衛健為郡。
在趙雲突破江州後,犍為郡動作出其的一致,大肆歌頌劉備的仁義,攻伐益州,完全是為百姓謀福利,反抗劉璋的暴政等等,和之前判若兩人。
十月中,趙雲軍一路北上,同時收編降卒,行至武陽時,已經有兵近萬,鑑於犍為太守王宗不肯投降,趙雲二話不說,直接開啟武陽之戰,
只要拿下武陽,就可對蜀郡形成包夾之勢,屆時劉循縱有萬般之能,也逃不過他們的手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