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劉備一定會退去,屆時成都之圍自解,你、我、父親,以及諸位將軍都能活,豈不美哉?。
這樣吧,冷將軍要是擔心雒縣安危,可讓綿竹的張任、吳懿注意劉備動向,只要稍有異動,可領兵出城牽制,這樣一來,雒縣可高枕無憂”
劉循有他自己的想法,現在益州處處戰火,形勢不容樂觀,而曹操又在調兵遣將,離益州還隔了個漢中,如果不能及時拿下成都,恐怕離身死不遠矣!
至於退守雒縣,劉循也曾考慮過,可是雒縣內的糧秣不多,因為要支援劉備對漢中作戰,所以,雒縣、綿竹一帶的糧草,早早的被運到涪城去了。
餘下的糧草,供大軍攻伐成都都十分勉強,想要長期固守,恐怕連三個月都撐不下去。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常年駐守於成都的中郎將吳懿,會出現在綿竹,因為周邊縣府,已經沒有糧秣了,只能從成都押運。
當然,吳懿領兵離開成都,也離不開李嚴等人的攛掇,不然吳懿麾下的五千兵,對黃忠的威脅太大了。
“遵命!”
冷苞嘆了一口氣,只能聽命行事,其實所有人都知道,以目前的局勢,劉循所做的努力,無非是快要溺死之人,臨死前的掙扎罷了。
……
同城外相比,城內的情況則要好上許多,除了最開始幾次攻城對黃忠造成些麻煩外,越往後,黃忠防守的越輕鬆。
目前,城內共有兵馬近萬,將校數十,統兵大將為黃忠,副將為李嚴,分別統領五千兵馬,駐守成都東、北,西、南四門,防禦劉循的攻伐。
至於同行的魏則,他聽從魏延的密令,領千餘甲士駐守王宮,監視、保護劉璋的安全,以及在形勢不妙時,送劉璋去見他爹。
而成都能以孤城,防禦住幾萬大軍連日攻伐,功勞最大的,不是黃忠,而是降將李嚴、許靖二人。
自入城以來,度過前幾次防守後,他們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多次說服了城中的世家、豪族,才得以讓成都迅速安定。
然後又以蜀郡太守、成都縣令的身份,向劉備軍投降,並下發文書,讓小吏們沿街朗誦,言明劉備主政益州後,可得三年梯次減免賦稅的福利,以及能獲得更高產的糧種等等。
反正他倆就一個意思,跟著劉備走,大家都有肉吃。
百姓們一聽,這還得了,紛紛打聽此事的真實性,當得到準確訊息後,所有人沸騰了。
劉璋重要麼?,他不重要!
劉備重要麼?,他重要!!
所以從那天開始,黃忠就沒為兵員的事而擔憂過,百姓們實在太熱情了,恨不得劉備立馬能主政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