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士元兄,可否一行”

魏延看著閉目養神的龐統,恐怕他早就猜到,攻取下辯非他莫屬了吧。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龐統起身一拱手,表示並無異議。

“下辯成敗,乃奪取漢中的第一戰,意義重大,如此重任又怎能少得了一上將呢?

三將軍,不知可願為我軍先鋒否!”

“末將願往”

張飛滿臉正色,這是軍令,可不能像之前一樣,大大咧咧沒個正形,只是又要同龐統合作,讓張飛頭疼不已。

哎~,酒又沒得喝了

“至於上庸方向,可讓孔明先生抽調原益州軍兩萬,並以護軍吳懿為帥,中郎將鄧賢為副將,領兵從秭歸出發,奪取房陵、上庸、安康等地”

讓吳懿去上庸,除了他是益州人士熟悉山地作戰外,也是讓他代替劉封,成為上庸郡軍事長官,作為未來襄樊之戰的後手。

吳懿和劉封不一樣,他妹妹吳莧,乃劉備的正牌夫人,因為沒有子嗣,所以視劉禪為己出,母子二人相處的十分和睦,所以他和劉禪是利益共同體,一旦襄樊有變,吳懿定會盡起大軍,進兵襄樊解救關羽。

所以,於情於理,經略上庸的人選,非吳懿莫屬。

至於調走吳懿,以及兩萬餘兵馬,荊州會不會有風險,這一點倒不用擔心,因為此時的曹仁,早就不是兩年前的曹仁了,他最鋒利的爪牙已經被曹操卸下,面對諸葛亮的攻伐,只能被迫防守,失去了進攻的主動權。

“文長所言甚是,為統轄上庸一帶戰事,我欲拜吳懿為偏將軍,領副軍將軍,總督上庸一帶軍政,不知文長以為如何”

對於龐統和張飛,劉備沒啥好說的,目前張南、馮習二人已經歸建,正是兵強馬壯時,奪取下辯想來也不難。

對於吳懿的安排,劉備躊躇了片刻,吳懿、吳班、吳莧已經有外戚的雛形了,但荊州好像目前也無人可用,劉備只得先同意,待以後再做計較吧。

“主公英明,主公在任命時可將此錦囊交於吳懿,讓他在取得安康後,開啟此錦囊依計行事”

魏延奮筆疾書,然後將其塞入布袋裡,不顧眾人詭異的目光,就遞給了劉備。

“額,好”

劉備有點吃驚,最後還是接過放在案上。

莫非文長乃神人也,真能算無遺策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