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也,非太守之過,相信主公在此,也不會過多苛責於李太守的,還是快快請起吧”
“還請別駕成全”
李嚴沒有在意魏延的話,依舊躬身不起,一股不領罰,誓不罷休的模樣。
“罷了,罷了,既然李太守執意如此,那就別怪我無情了。
李嚴,你任蜀郡太守期間,蜀郡府庫失火,致使大量的卷宗、糧秣軍械被焚燬,損失不可估量,按律本應該處斬,但念你助主公取蜀有功,所以從輕處置。
從即日起,革除李嚴蜀郡太守之職,並羈押於太守府,待府庫一案查明後,再行處置。
不知李太守,對此可有異議”
魏延想了片刻,便同意了李嚴的請求,或許從成都府庫失火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了蜀中世家的下場,被革職羈押在太守府,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屬下領命”
李嚴沉聲應道,隨後向魏延一拜,就轉身離去,只不過背影略顯淒涼,東洲派的時代,也許該落幕了。
“正方兄,還請放心,在下不是嗜殺之人,只誅惡首,不會牽扯其他人的”
李嚴聞言回過頭,深深的看了一眼魏延,最後點點頭說道:“希望吧”。
待李嚴離開後,魏延臉上正色頓消,掛滿了譏諷之色,借用後世較流行的一句話:全殺了或許有冤假錯案,但隔一個殺一個,絕對有漏網之魚。
他是不會亂殺無辜,但可沒說站在誰的角度來,站在官員的立場看,是有一部分世家該死;但站在百姓的角度看,所有世家都該死。
……
結束與李嚴的談話,魏延立即召集留守成都的文武,將他最新的任命下發。
首先,由上個月來到成都的秭歸令伊籍,接任李嚴之位,任蜀郡太守。
然後魏延行使州牧之權,從巴西、廣漢二地,將中郎將張南、馮習、霍峻三人調回,並讓其攜帶各自部屬合計一萬五千人,返回成都待命。
最後,魏延以法紀鬆弛,德政不舉,威刑不肅,士大夫多挾其財勢,欺凌小民,日久之下,民心思變為由,讓伊籍、法正、李嚴、劉巴、糜竺等五人,在他的指導意見下,著手製定蜀律。
畢竟以法度治蜀的前提,他總得先有法吧,假若憑自己喜好,來決斷事情的好壞,那自己和這些世家又有何異。
散會後,魏延將在犍為的所見所聞,以及最近蜀中發生的事,都一一寫在布帛上,同時,也附上自己的治蜀之策,並遣快舟通報給劉備。
要想鐵血治蜀,沒有劉備的同意,那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