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竺不用多說,他和劉備關係密切,又有領略荊州的經驗,特別適合來處理錯綜複雜的蜀郡,估計以他們的關係,就算糜竺將李嚴斬殺,劉備也不會拿他怎樣。
至於糜芳嘛,聽說他在白水關自作主張,在楊、高二人的首級未到之時,就想收編白水軍,導致被二人親兵圍殺,如果不是張南、馮習二人及時搭救,恐怕早就屍體一具了。
所以,本次取得蜀中後,所有將校都官升了一階,從校尉到中郎將,領兵三千到五千不等,也就糜芳一個人,還在原地踏步,依舊是個校尉。
為了保住糜芳小命,也為了杜絕這樣的事再次發生,魏延索性將他調離邊關,讓他統領罰罪軍,以後和他兄長一起,抄家滅族去,免得再來禍害人了,一舉多得啊。
“屬下遵命!”
不出眾人預料,魏延指名道姓要糜竺,不就為了此事麼。
“馬良、沙檮、蔣琬、霍峻聽令”
“屬下在”
“令馬良為犍為郡監察使,負責監察任何不法行為,一旦發現作奸犯科、偷稅漏稅、欺壓百姓者,只要證據確鑿,自太守以下,皆可自處之。
餘者三人,皆在馬良帳下聽候差遣,不得違抗”
犍為郡靠近南中,有不少的蠻族生活在此,民風較為彪悍,一旦被查明,要施以懲戒,世家肯定不會束手就擒,必定會反抗,所以調集大軍去圍捕,才是上上之選。
而且馬良、沙檮二人,一個對蠻族接觸較深,一個就是蠻族,在面對南蠻時,肯定要比其他人來得輕鬆,所以犍為郡,必須由馬良以及荊州兵來。
“我等領命”
有糜竺在前,馬良能監察犍為郡,都在堂中文武的預料中,畢竟監察一事,蜀中文官來不行,很容易勾連、包庇。
只是讓所有人意外的是,馬良監察的範圍,竟然包括犍為郡太守許靖,這其中透露的資訊,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再聯想到不久前,前犍為郡太守,現益州從事祭酒王宗,被發現在府中懸樑自盡,看來,魏延要拿府庫失火來做文章啊。
一想到這裡,堂內益州文武不由汗毛聳立,蜀郡府庫失火,他們也難辭其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