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百姓們養的公雞紛紛打鳴,將沉寂一夜的革新鎮重新啟用。
百姓們在吃過早飯後,不管老弱還是婦孺,均提上工具,在隊長那裡領取任務後,便三三兩兩的結伴離去。
在革新鎮,只要你肯勞動,就有相應的收穫,這對被壓迫的百姓來說,是彌足珍貴的,畢竟有希望,就是最大的幸福。
所以他們格外珍惜當下,每天都不用隊長的催促,便早早的排隊領取任務。
看到這樣的場景,魏延雖臉色不變,內心卻已樂得找不到北,改善百姓的生活,讓所有都吃飽飯,這才是穿越者該做的,去特麼的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
就算成為天下至尊又如何,不改底層百姓的生活環境,對於他們來說,和以前的皇帝又有何區別,不過是換了一個人剝削罷了。
“將軍,我們是去匠作坊,還是去堆肥廠”
“先去匠作坊吧”
魏延沉吟片刻,決定先去城內的匠作坊視察,至於堆肥廠,他有點心理陰影,還是離開的時候再說吧。
“諾”
……
匠作坊,是革新鎮還在規劃階段,就被魏延敲定成立的第一個官辦機構,其中聚集了荊州各地的大匠,從事工具的研發與改良,位於革新鎮北部,一片低矮的小院裡。
而他們接到的第一個任務,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就是在直轅犁的基礎上,改造出曲轅犁。
曲轅犁,可以說是穿越者種田必備,特別是在南方,曲轅犁的出現,至少能提高耕作效率三成以上。
改造直轅犁,不是魏延一拍就腦袋決定的,而是經過他研究與觀察,熟悉它的工作原理後,才讓工匠們開始改造的。
直轅犁,兩頭牛在前扛轅,帶動犁頭犁地,因為犁頭較重,所以經常需要一兩個壯漢,在後面將其扶住掌握方向,使其不會左右搖擺傾斜,偏離耕作軌跡。
因為它是直轅的緣故,所以牛兒拉犁時,總是斜向受力的,這樣就會導致犁頭時不時的跳出地面。
為了不讓犁頭出地,犁頭就必須放置重物,如此一來,直轅犁將會變得非常沉重,耕作效率極其低下。
又因為犁非常之重,所以就需要二頭牛來牽引,這樣一來,就導致直轅犁轉彎半徑非常大,在北方大面積種植還好,一到南方,面對星羅棋佈的小塊碎田,直轅犁也無用武之地。
而且牛兒何其珍貴,魏延怎麼捨得使用雙牛拉犁。
為此,在魏延幼時,活躍在外公手上的曲轅犁,便成為了他複製的不二之選。
曲轅犁有多麼優秀,不需要魏延過多的贅述,從它出現的那一刻起,直到二十一世紀初,還活躍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特別是南方的丘陵地帶,幾乎家家戶戶都存著一架。
犁頭小巧,能深耕土地,轉彎半徑小,這些優點都源自於一個小小的改變——曲轅。
它雖然只有一點點改動,但它改變了受力的方向,使斜向牽引受力,變成直向牽引受力,這樣犁頭就不會跳出地面,也就不需要放置重物,使犁變得嬌小輕便。
如此一來,只需一牛一人,就可以完成操作,同時,轉彎半徑也變小,一些犄角旮旯都能犁到,非常適合南方的小田。
為此,他著手成立匠作坊,在荊州各地招募大匠,只為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對直轅犁的改良,讓生產隊的開荒,變得更加快捷。
在匠作坊完工後,他就給領頭的匠人,詳細闡述過曲轅犁的工作原理,同時也手繪過一張草圖,希望能給他們一點思路。
他相信荊州的匠人們,不會讓他失望的,畢竟連諸葛亮都能成為大發明家,那麼專業的匠人或許更厲害。
……
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