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深深的疑惑,魏延隨眾人來到太守府,看著堂中穿梭如雨的婢女,以及高談闊論的文官們,彷彿城外的關羽是友軍一般,一點緊張的氛圍都沒有。

難怪魏延要斬了他,估計心裡早就看不慣了吧。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魏延從席中起身,走到韓玄面前拱手說道:“明公,末將有一策,可教關羽無功而返”

魏延的話讓堂中一靜,所有人都放下手裡的酒盞,聆聽他的退敵之策。

“細細道來”

韓玄淡淡的說道,古井無波的臉上看不出喜怒。

“明公,我軍在臨湘城內尚且有兵近四千,危急之時還可遴選千餘青壯入軍,合計五千大軍,是關羽兵力的十倍之多。

而城外關羽兵不過千,又不造攻城器械,只要我等閉門不出,對關羽的挑戰不予理會,任憑他有百般之能,也拿不下臨湘城,屆時糧草不濟,關羽自會退去,臨湘之圍自解”

這是魏延第二次獻策,他認為黃忠的失敗,應該會讓韓玄回心轉意,可惜,韓玄不按常理出牌。

“文長此言差矣,關羽兵少,而我軍兵多,又有漢升與文長在,何懼之有,一味的固守,莫非我韓玄還怕他不成,所以此策休提。

如若文長願意,可領兵出城與關羽鏖戰,我等在城內等待文長凱旋的訊息,如何?”

魏延沉默了,這已經是韓玄第二次讓他出城作戰,他又不傻,放棄防守和關羽打對攻,這不是廁所打燈籠——找死麼。

隨後魏延便默不作聲,拱手後回到席間喝起了悶酒,他真想撬開韓玄的腦子看看,裡面裝的是不是豆腐渣,以己之短攻其所長,真是離譜。

夜幕時分,太守府中的宴席已經結束,長沙郡的官員們三三兩兩的結伴離去,魏延也不例外,帶著三兩親兵回到居所。

魏延趴在窗沿上,抬頭數著天上的星星,心裡卻在想著另外一件事,韓玄最近的表現,似乎太過反常。

他穿越到東漢末年已經有段日子了,和韓玄的相處還算愉快,並沒有如演義中所說,行事性急,輕於殺戮。

反而在兵事、民事上多次採納過他的諫言,為此,韓玄還拜他為兵曹從事,協助兵曹顧唯,掌管三千郡兵,對自己很是器重。

可自劉備兵出荊南,武陵、桂陽、零陵等郡相繼投降後,韓玄就變了一個人,不再理會長沙郡大小事務,整日在府中飲酒作樂,直接擺爛。

固守之策不予採納,反而催促他出戰野戰,彷彿希望他被關羽所敗一般。

難道說,韓玄也心向劉備,那這樣做的理由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