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好的讓我經略荊南四郡,我連未來的計劃都做好了,你們擱著逗我玩呢。

對諸葛亮的安排,眾人都感到十分滿意,不管從武力,還是從謀略,魏延是不二人選,甚至連傲慢的關二爺,都止不住的點頭。

只是看著魏延強烈的反應,屬實讓一干文武摸不著頭腦。

看著眾人的表情,意識到說錯話的魏延,連忙補救:

“主公,不是臣不願意入蜀,而是人工河剛剛開鑿完成,正在抓緊大興水利,以河為主幹,溝渠為枝條,堰塘、水庫為樹葉,引湘江之水灌溉湘江平原,至少可得五十餘萬畝良田。

一旦開墾完成,我等將在無糧草之憂,如此緊要關頭,臣怎能擅自離去呢?”

這只是原因之一,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就是在幾年後,孫權悍然偷襲長沙、桂陽兩郡,導致荊南三郡失陷。

魏延還打算利用這個機會,將豫章、廬陵二郡納入版圖,而一旦自己離開,雖說依靠馬良建立的防線,可保荊南四郡不失,但也沒了攻略江東的機會啊。

“呵呵,文長勿要多慮,待文長入蜀後,亮會親自前往長沙,統管開河以及屯田事宜,有季常、幼常從旁輔助,定不會讓文長失望的”

“文長,有軍師在,你就安心隨我大哥入蜀吧,大哥孤軍入蜀,如無有勇有謀者相隨,我等如何能在荊州安心”

連關羽的開口了,魏延現在騎虎難下,這明明是龐統活計啊,可魏延剛想開口推薦龐統,卻瞥見諸葛亮給他使了個眼色,無奈,魏延只得先領命。

“臣,謹遵主公令”

“有文長相隨,我等入蜀無憂矣!!”

一時間,堂內眾人皆露出笑容,對於魏延的能力,他們還是認可的。

隨後的時間,劉備開始安排荊州防務問題。

首先是南郡,正所謂南郡存則荊州存,南郡失則荊州失,作為關羽的兄長,劉備對他的性子瞭如指掌。

為防止荊州出現意外,遂拜龐統為左軍師中郎將,同關羽一起領兵兩萬,分別屯駐江陵、公安互為呼應,防備可能來自曹操、孫權的偷襲。

諸葛亮為右軍師中郎將,接替魏延的位子,統管荊南四郡。

趙雲則在諸葛亮帳下聽令,領桂陽太守,負責零陵與桂陽二郡的兵事。

黃忠被劉備拜為中郎將,隨同劉備一起入蜀,併為先鋒大將。

同時,魏延剛到手不到一年的荊州別駕一職,被當場革職,改拜為中軍師中郎將,負責隨劉備一同入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