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時,雙方本次摩擦,也是孫劉聯盟決裂的開始,一切的仇恨,都只因曹操的存在,被暫時壓了下來,但總有一天,雙方的仇恨會如火山噴發一般,毀天滅地。
……
五月初
劉備穿著大紅衣服,領著嬌妻美婢,返回了公安城,過他的神仙日子去了。
而我們的主角魏延,也從通城撤兵,經過通城時,和守將糜芳把酒言歡片刻,隨後和馬良一起,領著八千餘人的大軍,浩浩蕩蕩的返回臨湘。
多出來的一千多人,都是艾縣的百姓,他們聽聞劉備仁義,“自願”跟隨魏延南下長沙,作為仁義之師,他怎麼可能脅迫百姓呢?。
在這之前,劉備也曾邀請他去公安一聚,但被魏延拒絕了,因為算算日子,小麥馬上就要進入灌漿期。
如果天公不作美,不下幾場大雨,為了提高產量,他會領著所有人去挑水,給小麥澆灌一遍,第一次使用新法種植,只能成功,不許失敗。
還在返回臨湘的路上,孫權的反擊便來了,在艾縣的集結的江東大軍一分為三,甘寧領一萬水軍返回柴桑,然後前往江陵一帶,繼續保持南郡的兵力優勢。
剩餘的一萬水軍,原地轉為步卒由韓當統領,繼續屯駐艾縣,防備的同時,也威脅著通城一帶。
餘下五千黃蓋所部,則返回豫章郡,和黃蓋合兵一處後,一萬大軍直接進駐宜春,威脅長沙東大門醴陵。
同時,廬陵太守呂岱,領兵三千進駐邊界小城水新,此城距離長沙郡不過二十里,和當時魏延駐紮豫章邊界,有異曲同工之妙。
返回臨湘後,魏延只得放下屯田事宜,先做出應對之策,首先遣馬良領三千郡兵,前往醴陵一帶駐紮,以城防、關隘為依託,防備黃蓋大軍的突然進攻。
然後遣魏則領兵一千,進駐茶陵,加固城防,多存糧秣軍械,一旦呂岱出兵偷襲,只需堅守待援即可。
同時,桂陽太守趙範,為減輕長沙的壓力,親自領兵三千進駐桂東,同茶陵形成呼應之勢,一旦呂岱有異動,桂東之兵可進入廬陵境內,斷其後路。
……
自柴桑陰謀失敗後,孫劉雙方的衝突,開始從幕後走向前臺,在長沙、桂陽,豫章、廬陵四地的邊界線上屯駐重兵,劍拔弩張,稍有不慎,就會爆發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