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屑之詞,沒辦法,只要知曉這段歷史,無不對東吳抱有惡意。

魏延的話讓劉備驚疑不定,難道孫權得罪過魏延,不然也不會如此貶低啊。

無奈,劉備只能將目光投向諸葛亮,希望他能給出不同的意見。

諸葛亮心底琢磨半晌,想起之前在江東朝堂,與江東文武辯論的場景,不由得認同了魏延的話,盯著地圖看了一會後,向魏延問道:

“文長,若江東真如你所言,不顧抗曹大計,來攻伐荊州,以你之見,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諸葛亮料定,魏延定早有此想法,不然短短一兩天時間,不可能看得如此透徹,所以他一定有應對之法。

“主公勿擾,在下早有破敵之策。

江東攻取荊州,無外乎兩條進攻路線,一路從江夏出兵,遣一大將領水陸二軍,溯長江而上攻擊南郡。

另一路再從豫章、廬陵二郡出兵,攻取長沙、桂陽等地,然後再遣士夑出兵北上直取零陵,斷其長沙、桂陽二地的後路,完成對荊南四郡的控制。

但根據在下的推斷,南郡之兵為疑兵,孫權的真正目的,就是為了取荊南四郡。”

魏延信誓旦旦的說道,這些都是史書上記載的,做不得假,不管過程如何,最後劉備還是保全了南郡和武陵二地,只有長沙、桂陽和零陵落入孫權之手。

“南郡江陵乃堅城,易守難攻,去年曹仁僅憑區區敗軍,就能擋住五萬江東虎狼之師,並給予周瑜沉重打擊。

若主公派一上將守江陵,一智將守公安,隔江呼應,再在城中多多囤積糧草,就算孫權親率十萬大軍來攻,一兩年內,也休想有所突破。

如此淺顯的道理,江東文武還是能看明白的,加之江東本次出兵的目的,是為遏制主公的發展,並沒有撕破臉皮的打算,畢竟還需要主公來分擔曹操的壓力。

所以,對於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南郡,江東只會佯攻,吸引我等的注意力,而其真正的目的,就是謀劃荊南四郡之地。

荊南四郡,有民十五萬戶,人口六十餘萬,而益州雖大,民也不過三十萬戶,人口百萬餘。

荊南雖只有四郡,但人口已然達到益州一半,對於孫權來說,攻取荊南四郡,即能削弱主公的戰爭潛力,又不斷絕主公出蜀之路,加之來自漢中之地的威脅,主公也只能偃旗息鼓,無奈承認孫權的佔領行為。

所以,我要是孫權,一定會拿下荊南四郡,將荊、揚二地連成一片,虎視天下!”

魏延在長沙重重一拍,將劉備的心拍入深淵,也讓諸葛亮臉上浮出笑容。

文長,有留侯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