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妙不住的感嘆,這世間很多人都僅僅是圍觀的看客而已,也許都心之所往,都渴望過上那種幻想中的生活,可是太多的人對自已的一切無能為力了,也缺乏那種決絕的勇氣跟孤注一擲的魄力。
池小唐從這個角度來講,他的堅毅跟冷酷並不僅僅停留在外表上的,他內心的強大程度陳妙田蕾這些女性是無法想象的。
田蕾記憶裡一個印象深刻的畫面不知為何鬼使神差的出現在腦海裡,她突然想起在情人節的雪夜,自已此生最艱難最低谷的至暗時刻池小唐跟她說過一席話了。
田蕾:要說池哥在去電影學院之前一點苗頭沒有,那也不完全是。一九九七年二月十四情人節那天晚上,他跟我說過,以後要是有一天他當了導演,讓我寫一本書賣給娛樂八卦雜誌,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我跟池導不得不說的一些故事》。
陳妙:哈哈,咱們兩個女福爾摩斯追根尋跡這麼久,總算找到點有價值的線索了,這一段我可沒聽你說過,看來跟池哥的乾貨你還存了不少呢,詳詳細細一一坦白,要不然我可要大刑伺候了~
田蕾:大刑伺候?你們在漫天飛雪的翠湖邊,孤男寡女都做了什麼好玩的事,拍照?我看是不是拍了一部《冬季戀歌》?
《冬季戀歌》,年代久遠的韓劇了,好像同時代還有諸如《藍色生死戀》之流。《冬季戀歌》崔智友裴勇俊,《藍色生死戀》宋承憲宋慧喬,天哪,熟悉得如同貫口一般,可想而知在那個年代韓劇的火熱了。
那個年代的中國觀眾,從某種意義上說幾乎是沒有覺醒,有一種任何潮流文化都甘之若飴的懵懂狀態。日劇大殺四方的時候人們如痴如狂,韓劇風行的時候人們叫哥哥都喜歡用歐巴。
這裡面有深層的經濟與社會演變根源。亞洲四小龍經濟的騰飛,伴隨以文化繁榮相佐,而文化產業說穿了也是商業行為,販賣的是引導潮流的生活方式,人生觀,價值觀。所以在中國大陸還未曾體會到經濟騰飛滋味的八九十年代,日韓文化肆虐橫行,收穫了不少國人的擁躉,攫取了豐厚的利潤。
當然實話實說,池小唐池導功成名就之後,在往昔回憶錄裡,也提到了這些耳熟能詳的日韓劇,不能否認他們無疑是成功的,複雜的劇情,漫長的糾葛,生活細節描述溫婉動人,千挑萬選的俊男美女或者是特色鮮明的性格演員,在當年大獲成功也是情有可原。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的變遷,那些曾經溫暖與感動過我們的日韓劇在印象中已經開始變得模糊與不真實起來,想到當年《冬季戀歌》《藍色生死戀》不知多少男女陪伴男主女主留下了痴情的眼淚,放到今天這樣的世界,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池小唐池導都清晰的記得自已姐姐千辛萬苦省吃儉用的買來DVD和高檔音響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找來《冬季戀歌》的碟片,夜以繼日的反覆觀摩,桌上擦眼淚的紙一盒接一盒的造,像魔怔了一樣。
那時新婚不久的姐夫剛開始也跟著起鬨,但很快發現不對勁,這東西男女的審美跟情感共鳴都不在一個點兒上,池小唐他姐感動的想哭,可姐夫哥反而覺得好笑,諸如此類的反差,彼此都搞得意興闌珊。
那個時候的男人內心都比較粗糙,沒有什麼生活品質的概念,可女人不一樣,咖啡奶茶,高檔餐廳,俊男美女衣冠楚楚,情感細膩愛意溫存,哪一樣不是正對著女性的嗨點上,所以韓劇的擁躉大多是女性,這不是偶然,是賣家針對她們的貼心定製。
別說女人,就是男人諸如池小唐也是曾經迷惑其中欲罷不能。《冬季戀歌》滿世界刷屏的時候,在中國內地網際網路還沒有徹底興起,所以大學生娛樂的方式還並不多,在當時,逛書店可能算是不錯的選擇了。
那個時候新華書店還在一條老舊的街上,店面是一種俄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