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霏堅持要從昆明坐火車到成都,尹仲沒奈何只能捨命陪君子。可是就在臥鋪車廂度過那晨昏流逝的日夜裡,他忽然找到了多年前孤寂的往返於家鄉與求學之地的那種寒暑假的感覺,那種當年百無聊賴渴望愛情卻又始終孤寂的感覺。
尹仲忽然覺得徐靜霏當年也是那樣,對異性充滿熱烈的嚮往與幻想,可每次都是空落而惆悵,也許那就是少年的感覺吧。
尹仲帶上了最愛的三言兩拍,這套書陪伴了自己青澀的大學時代,尤其是寒暑假冗長的旅途。這五本書對他意義非凡。他那段時間曾經覺得非常的煩躁與迷茫,覺得人生缺少某種難言的永恆的寄託。
他想起很多年前高中那些曾經無比激盪的澎湃歲月,每當他覺得孤苦無援的時候,每當想到人生的終極命題的時候,諸如活著的意義,諸如死亡,諸如短暫的一生的時候,曾經無比的萬念俱灰,他總會想起那些消逝在歷史塵埃裡的那些短暫的生命,無比絢爛的靈魂,是的,就是那些純樸的先輩們,那些活在古時輝煌年代的人們。
他們留下的用詩句描繪的那些純美的瞬間,那些令人激盪的感慨與無奈,通透與豁達。尹仲曾在書本的扉頁上寫滿那些摘錄的華彩篇章的片段,彷彿在告慰自己當時愁苦不堪的自己,古人們也曾經過這樣苦惱的人生,而他們安然度過並用自己的努力寫就了屬於自己的平凡不朽的傳奇。
尹仲還有一種想法就是如同先輩們在與自己交流溝通,他曾經也覺得曲高和寡,覺得缺少慰籍。不光他有這樣的想法,他從同樣心結的一位貧窮的女同學的文具盒裡,也看到了同樣鼓舞人心的古典詩句。
那是在大學的時候,正是那樣一位其貌不揚的女子收穫了一位獨具慧眼的家庭條件優越男的青睞,尹仲覺得人其實都是嚮往美好與崇高品德的。據他了解,畢業前的一晚,那位靦腆而聰慧的女同學在一間偏僻的酒吧裡,與那位鍾情於她的男生,完成了定情的約定。
想來塵世間的一切汙穢也不是隻會發生在那種地方,有的時候,美好的誕生是不挑時間與地點的。
徐靜霏雖學的是理工科,但因為家庭薰陶國學修養深厚,從小耳濡目染,只是她看到尹仲拿出那裝潢精美的古書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好奇。她見慣了古板而教條的讀書人鍾情於此書,但很少看到尹仲如此的外貌與修養的人看這樣的書,她儼然覺得尹仲這樣渾身上下散發著小資與近似雅痞的成熟男性,怕不是最愛小酌紅酒,流連於某些隱秘而罕見的英文或法文甚至是拉丁文小說。
徐靜霏對尹仲說出了她的困惑,尹仲覺得興趣盎然,外貌與氣質居然能決定愛好,甚至是看書品從,這是尹仲覺得女性直覺敏銳與深刻的地方,但這一切又從何談起呢?
他講起了書中的一些故事與令自己覺得古趣盎然渾然忘我的那種美好的心情,他講到了賣油郎的執著與拙樸是如何收穫貞潔如一的愛情,他講到了買桑葉的少年是如何與人為善最終渡己渡人,他講到了經歷國破家亡亂離之感的異鄉重逢而偶然彌合的宿世情緣,他講到了那些經歷塵世之苦而歷煉內心最終平靜度日的先哲。
他好像不是在講那些久已逝去的人,他只是在講述一些身邊的朋友發生的故事,在尹仲的描述中,並不是能體察到塵封歲月的厚重,相反,是一種真摯而純粹的感動,為那些淳樸而深刻的思想,為那些滄桑與紅塵中的擾攘。
徐靜霏靜靜的聽著,她甚至開啟了一罐度數不高私家釀製的清淡的啤酒,撕開了一袋上火車前在超市購買的具有獨立小包裝的開心果,她忽然覺得尹正不光是個很有故事的人,他讀過的書走過的路,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滿含著故事的精髓與內涵,聽起來讓人覺得沉迷而興致盎然。
尹仲也覺得很奇怪,平時那些熟識而平凡在他看來有些瑣碎的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