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學習機會,汲取任喬安身上的知識。
院子裡的燈是汪思悅設計的氛圍的燈,燈光不夠明亮,任喬安第二天特地在小商店裡買了亮一點的燈泡換上,晚上孩子們讀書寫字也能看得清楚一些。
“姐姐,外面的城裡汽車是不是五顏六色的?房子是不是特別漂亮?會不會和電視裡說的一樣,牆面都可以反光?”寫完了作業,孩子們沒有立刻走,圍著任喬安吃今天新摘的枇杷:“我媽媽說了,讓我好好讀書,等我上初中了,就接我過去讀初中。”
這裡的學校也只有小學,六年級畢業之後,放在她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是走出去繼續讀書,二是留在家裡種地。
到了年齡再出去打工,最終的歸宿都差不多,十八歲開始議親,村裡有一些二十歲的姑娘孩子都抱在懷裡了。
“我也想去,可是我媽媽說外面的世界很花錢,一件衣服就要好幾百塊錢呢。”一個叫做月牙的小女孩兒說:“我還覺得我這身衣服好看,這可是我奶奶親手給我做的衣服,上面還有她給我繡的小白羊呢。”
任喬安看著小女孩兒身上的裙子,那是很簡單的淺藍色棉麻布料,卻被她奶奶做成了精緻的連衣裙,裙角繡著卡通羊的圖案,看著不是商品,但卻很漂亮。
她沒辦法告訴她們,外面的人,不止一件衣服幾百塊,動輒上百萬的衣服也有,周亦彤一個蝴蝶節的髮卡成千上萬塊,可是在任喬安眼裡都比不上小女孩的衣服。
“等我好好讀書,一定能和城裡的孩子一樣,以後也能出息,到時候就能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一起生活了。”孩子們開心的暢想未來,唯有任喬安感覺到控制不了的悲哀。
她們自己沒有想過,能夠帶走弟弟生活的父母,為什麼會把女兒留在家裡。
可任喬安也不能戳破孩子的美好向往,連她自己好好讀書,都沒有出人頭地改變未來,這些孩子要怎麼才能改變?
……
又給孩子們教了一週的功課,任喬安收穫了更多的禮物,孩子們戲稱為“學費”。
她聯絡了學校的校長,在學校裡給孩子們講過幾節衛生課程,讓她們知道,就算穿衣服可以不好看,但是自己的個人衛生一定要注意,這關係到一個女孩子的身體健康。
小孩子們都很喜歡她,她的學費不曾斷過,樣式也很多。
比如月牙奶奶親手拿製作的粉紅色繡花鞋,連鞋底都是一針一線縫製而成,上面繡著紅白色的花朵,花瓣像刺一樣尖細,任喬安不認識是什麼花,但是鞋看起來很漂亮。
老奶奶眼光毒辣,目測了任喬安的腳,就能做出適合任喬安的鞋。
作為回報,任喬安借用了許多布料,給這些孩子做了很多頭花,樣式和現在的小女孩流行的頭花很像,有幾個就是按照周亦彤的頭花樣式來做。
這一天,半山上的過橋庵有廟會,安靜的村莊熱鬧起來,商人騎著三輪車早早擺攤叫賣,吃的用的一用俱全。
今天孩子們放假,各自跟著家人去趕集,任喬安早上跟著人群往前走,走過那座石橋,橋下的水清澈見底,平時來不及回家,大家都在這裡洗菜洗水果。
從山腳下到廟裡,一直要上臺階。
上山的人拿著香火,一路上到那間房子裡,人們拿著香火拜觀音大士,拜完了會給一些香油錢,庵裡只有一位年邁的師太,笑容和藹可親的和鄉親們打招呼。
大家在庵門口買一條紅布,寫上自己的願望,將布條掛在過橋庵院子裡的一顆老枇杷樹上。
枇杷果已經成熟,樹上的果實只留下樹頂的那些摘不到的部分,剩下的樹枝上都掛滿了紅色的平安布條。
任喬安沒有信仰,但也不反對這些信仰,她沒有跟著信徒進去拜觀音,只是站在院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