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太和殿中,宮女帶著他們很快找到了各自的位置。聖上和皇后未至,官員們互相低聲交流,南陽汐和南陽蓉坐在同一桌子,南陽汐懶著和南陽蓉虛以委蛇。遂,吃著桌上的水果和點心無聊地打發時間。隨著德喜公公一聲,“皇上皇后駕到”,整個大殿頓時鴉雀無聲,只見一個身穿明黃色繡著龍紋錦袍的面目慈祥的中年男人牽著一個身穿青色冕服的雍容華貴的中年女子緩緩走來。身後跟著一眾皇子公主,緊接著便是安慶王和一個身穿玄色衣裳的少年。眾人不用猜便知,此少年便是當今聖上的寵臣安慶王世子元亭之無疑了,端看少年皓如玉白,丰神俊朗,氣質極佳,怎麼看都不像是手提大刀,讓敵軍聞風喪膽的人物。傳聞此人手段狠辣且不近女色,然,見他生得如此雋美,不少女們對他暗暗產生情愫,看少年的目光猶如拉絲。有女兒的官員們的心思也活絡起來,要是有這樣一位權臣做女婿,還用愁仕途嗎?遂,元亭之猶如一盤香餑餑的肉,被四面八方的餓狼給盯上了。再次見到少年,南陽汐還是被他的絕色驚豔到了,但也只是一瞬,過後自始至終她目光淡淡。而南陽蓉因為心有所屬,雖有想法但也只是想想。所以一眾的少女們就數她們這桌最淡定了。待聖上皇后坐上龍椅,眾大臣們紛紛匍伏叩首,“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后千歲千歲千千歲”。皇帝元邦大手一揮,笑哈哈地道,“眾愛卿平身”。大臣們這才紛紛落座,皇帝元邦對這次邊關的將士們凱旋而歸,大肆地褒獎了一番,又賜給了隨行軍不少的銀子布帛。對於此次最大的功臣元亭之,皇帝元邦昨夜思考了一夜覺得把他放在刑部最適合,安慶王已是樞密使了,如若再把他放在兵部,定會打破他好不容易維持朝堂相互制衡的局面,他得把人留在京裡,日後若是安慶王有異心……。思及此,皇帝元邦毫不猶豫地道,“至於亭之,眼下刑部剛好有個空缺,不如先到刑部裡幫皇伯伯分擔分擔如何?”元亭之上前叩首跪謝,“臣領旨”。皇帝沒有想到他答應得這麼快,覺得虧心得很。有心想要彌補一二,思來想去,就把主意打到元亭之的婚事上來,皇帝對安慶王言,“亭之今年已十七有餘,也到該成家的年紀了,你這個做父親的怎麼沒給他張羅張羅?”被點名的安慶王元簫忙不迭地上前行了個禮,“是臣弟的不是,前幾年小兒身體不好,後來又去邊關參了軍,這一來二去的也就顧不上了”。當然,皇帝也只是佯裝責怪,並真的要怪罪他,“倒是朕的不是”。安慶王深知他的這位皇兄老謀深算,如同一隻狡猾的老狐狸,突然問起這話,定然是在憋著什麼壞主意,伴君如伴虎,但他面上不敢顯露分毫,“臣弟惶恐”。語畢,皇帝元邦轉頭看向元亭之,笑得那叫一個慈愛,“亭之,在座的也有不少貴女小姐,你可有看得上的?你儘管說出來,皇伯伯為你賜婚如何?”此話一出,不少貴女小姐眸中含春,向少年投來欣切的眼神,可惜元亭之目不斜視,看都不看一眼。元亭之抬眸看了一眼對面正在埋頭專心致志地吃著點心的小姑娘,腮幫子鼓鼓的,如同一隻正在進食的小松鼠,就,很可愛。他只一眼便收回了視線,嗓音清冷淡漠,“沒有”。皇后馬氏風韻一笑,打著圓場,“皇上,不如讓各位貴女小姐們先展示一下才藝,比試比試一番,興許就有看對了眼的呢,況且亦兒也還沒有正妃,皇上可不能厚此薄彼”。皇帝給了皇后一個讚賞的目光,到底是二十年的老夫妻了,皇后馬氏對皇帝還是很瞭解的,“皇后說得在理,就依皇后的辦吧”。夫妻倆一唱一和的,就把這事擺到了明面上,真真讓人拒絕不得。一旁的賢妃揚了揚眉,端起酒杯不動聲色地抿了一口,自始至終都是一副看好戲的心態。是以,剛剛被元亭之的話澆了個透心涼的姑娘們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皇后便乾脆當廷指揮了起來,“在場的有哪位小姐自告奮勇先上的嗎?”姑娘們雖躍躍欲試,但誰都沒有膽量第一個上臺,俗話說得好,槍打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