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軍在前呵道,好不容易走至龍亭放榜牆,又有無數人聞風而至,翻進緊臨著龍亭的國子監,踏破了棘籬牆,潮水一般湧上前來,結果將放榜牆擠倒了。

禁軍不得不艱難開道,立刻送狀元歸家,等將鄔瑾送至雲臺縣道觀外時,禁軍的腳都被踩腫了。

等鄔瑾進了道觀,圍觀者見道觀破敗,天色又暗,不得不悻悻而返,才還了這返璞歸真之處一個清靜。

鄔瑾栓馬,插了馬鞭,大鬆一口氣,往裡走時,見年紀最長的道長正立於野花野草之中,連忙拱手致歉,擾了道觀清靜。

道長擺手,不以為意,只笑道:“狀元郎好風采。”

鄔瑾亦是笑,取下幞頭,伸手摸了摸額頭上一塊淤青:“狀元郎還得好身體。”

不知是哪位姑娘,手勁忒大,遠遠將一個繡球拋了過來,他正被亂花迷眼,躲避不及,腦袋上當時就起了一個包。

道長見他又從懷中、衣襟中撿出許多花朵,頓時大笑道:“不錯,不錯。”

他伸手指了指廚房:“火沒有熄,留了飯菜和熱水,去用吧。”

鄔瑾連忙拱手道謝。

道長拍了拍他的肩膀:“學文滿腹入場闈,三元及第得意回,從今解去愁和悶,喜慶平地一聲雷。”

鄔瑾聽了一愣:“道長……”

老道卻已經大笑著走了。

鄔瑾去廚房吃過晚飯,沏上一壺熱茶,回到客居的屋中,脫去身上綠袍,換上一身長衫,站在桌前,點起油燈,伸手提筆,就著餘墨,寫下“否極泰來”四個字。

方才道長所說,便是《易經》之中泰卦之象。

卦辭曰:小往大來,吉,亨。

得此卦者,萬物通暢,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他終於是舒心一笑,看向窗外。

天色已暗,然而有月,又兼春日,天色與春風一般溫潤。

他重新研了墨,鋪開一張竹紙,斟酌著給父母報信。

“兒鄔瑾敬稟父母親膝下。

兒已於三月十五舉進士第一甲第一名,京中諸事不全,暫不能接父母來此盡孝,望父母勤加餐,多坐臥,勿操勞,保重身體。

無需回信,京都居不易,正在城中擇地而賃,之後兒子再來信。”

等墨幹後,他將這張紙放在一旁,再重新鋪上一張紙。

還未落筆,道觀外忽然響起叩門聲,連著拍了三次,又大聲喊“鄔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