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朱勇的理念是一榮俱榮,那麼在自己光宗耀祖成國公府之前,怎麼也得出把力吧。

只見這時朱勇的臉上浮現出一抹玩味笑容,他看著沈憶宸說道:“當初在應天準備舉薦你為監生的時候,我還記得你曾說過,想要靠自己考取功名,如今就變了?”

“識時務者為俊傑.”

與成國公這種喜歡簡單直接的武將勳戚說話,從來不需要如同文人那樣繞彎子。

所以沈憶宸的對話,也不像與林震、孫鼎那樣文縐縐的,而是心中所想直接表達出來。

“好一個識時務者為俊傑,沈憶宸,你還真是有封侯拜將之心.”

說實話,此刻成國公朱勇受到的衝擊真不小。

以往他對於沈憶宸的印象,就是這小子為自己母親抱不平,還帶著些許文人的書生意氣,所以不願意屈從自己安排。

哪怕就是沈憶宸說過“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慾封侯.”

這樣的豪言,朱勇也沒有當回事。

不懂得審時度勢的人,單靠著一股子傲氣,是無法成事的。

等到以後進入官場,這種人就會明白,什麼叫做現實的殘酷。

而今天沈憶宸的這番話,沒有了以往那種書生意氣的味道,更像是一個十足的野心家,在與自己謀略策劃。

要知道眼前這個婢生子,不過區區十六七歲的年齡,此等改觀變化,如何能不讓人震驚?“公爺所說的一榮俱榮,在下莫不敢忘.”

沈憶宸笑著回了一句,自己會變成如今這番模樣,還是你這個“老子”教導的好啊。

現在不正和你心意,完美與成國公府繫結在一起,一榮俱榮了嗎?聽著一榮俱榮的話語從沈憶宸嘴中說出來,不知為何,朱勇感覺很不對勁,甚至隱隱有種養虎為患的危機感。

按理說在君臣父子的綱理倫常之下,就算還沒有入宗譜,沈憶宸這層血脈關係也無法否認。

自己永遠不用擔心來自兒子的反叛,這是天然穩固的“利益聯盟”。

只是如今的沈憶宸,卻表現的太過於現實,已經感受不到曾經那股對於父親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