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慢著!”

看到其他錦衣衛準備動手,趙鴻傑再次大吼一聲。

“趙鴻傑,你是打算違抗上官嗎?”

領命千戶臉上出現了一抹厲色,趙鴻傑有了靠山如此肆意妄為,自己恐怕得給他一個教訓,讓此子明白什麼叫做上下尊卑!“下官不敢!”

“千戶大人,今日已有數千文人聚集此地,如若惹犯眾怒逮捕舉子領袖,恐有聲震闕庭的風險。

到時候就連翁父都會清譽受損,怪罪下來吾等承擔不起.”

趙鴻傑明白想要阻止上司的命令,光靠自己肯定不行,只有把王振給搬出來,才能讓對方忌憚。

現場局勢已經處於臨界點,一旦引發了數千士子去哭宮,將會造成朝野動盪的局面。

文武百官無論心中作何感想,在儒家大義的驅使下,也得站出來讓王振乃至皇帝給個說法。

這種情形,就如同後世嘉靖朝的大禮儀事件,是禮與法之爭,嚴重會動搖國本,哪怕王振也扛不住如此大的壓力。

所以到時候為了平息事端,必然會丟擲幾個替罪羊。

誰最有可能成為背鍋俠?自然就是下達命令,惹犯眾怒的那個!同時趙鴻傑的這句話,也給沈憶宸提了個醒,那就是光在這裡與官兵錦衣衛對抗毫無意義。

對方是遵從皇命行事,不管這道聖旨合不合理,都天然佔據著法理上優勢。

而現場的文人士子們,想要公然劫下李時勉等人,理論上是在抗旨不遵。

正是因為如此,現場錦衣衛才敢如此肆無忌憚,他們才是有著大義名分的人。

“諸位同仁,大司氏在此受荷校之刑乃是聖旨,如今聖上被奸邪所矇蔽,吾等當聲震闕庭上達天聽,才能拯救大司氏於水火!”

沈憶宸的這一聲高呼,讓許多後來聲援計程車子臉上露出震驚神色,他們從未想過這居然是聖旨處罰,之前義憤填膺之下還以為是王振的私刑。

“大司氏受刑是聖旨,那豈不是說吾等眾人在違抗皇命?”

“聖上怎會下如此旨意,定然是被閹賊給矇蔽了!”

“抗旨不遵劫掠刑場,最低恐怕都得被革除功名吧?”

“嚴重還會株連九族!”

一聲聲議論,讓群情激憤計程車子們冷靜下來不少,畢竟放在封建社會里面皇權至上,世人心中帝王就是天。

君臣父子更是儒家的核心綱理倫常,在場文人士子們,如何違背自己的信念?但此時在人群之中,也冒出了些不同的聲音。

“諸位務必要警惕些,誰知道這會不會是緩兵之計?”

“沒錯,沈憶宸與這錦衣衛百戶,明顯有著手足之誼,說不定這就是他們的圈套!”

“如若我們此時離開,誰能保證大司氏的周全?”

“沈憶宸,你又憑什麼保證叩闕鳴冤,聖上就一定能知曉?”

各種疑問聲聲入耳,沈憶宸與趙鴻傑相識的變故,更是讓本就混亂的局面,很難再統一意見。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李庭修卻強撐著站了起來,用著嘶啞的聲音喊道:“諸位同仁,吾乃沈憶宸之師,願留守此地與大司氏同刑.”

“如若大司氏一日未還以清白,在下便寸步不離,如此可否讓諸位安心!”

教不嚴,師之過!李庭修一輩子都恪守師生之道,如今趙鴻傑站在了文人對立面,沈憶宸遭受種種質疑,都與自己這個老師脫離不了干係。

想要改變這種局勢,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留下來為質,才能堵住悠悠眾口!“先生,你的身體……”沈憶宸聽到這話後,立馬就想要勸說李庭修,他之前氣急攻心暈倒過,現在身體處於極差的狀態中,面色都有一種病態的潮紅。

此刻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