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舍內外都沒有任何的賄賂徇私行為,主考官大人清廉高潔,絲毫不通關節。

可以說沈憶宸的這道下聯,無論是對仗還是立意上,都做到了盡善盡美,堪稱絕對!“果然沒有辜負本府的器重,憶宸你可以先出去了,具體名次等發榜吧.”

可能是心中大為滿意,李敏直接用上了比較親近的“憶宸”稱呼。

理論上在科舉重地,只有考官與考生之分,不能徇私情。

但李敏卻依然這麼做了,足以得出他的那句器重,並不是什麼虛言。

不過這次府試李敏並沒有點出名次,而是要沈憶宸等到發榜再說。

原因就在於府試的重要性以及規格,要高出縣試不少,最起碼有個童生的名號,代表著算個正式讀書人。

“謝府尹大人厚愛,學生告退.”

沈憶宸拱手告辭,很瀟灑的轉身離去,徒留徐東海幾人在原地羨慕的眼神。

只是在沈憶宸剛走出篤志樓的時候,朱慶宇等人也提前交卷,想要得到主考官的當堂審閱。

徐東海等人看到朱氏宗親一窩蜂的提前交卷,本來已經服氣的心中,不免又泛起了嘀咕。

莫非成國公府家塾人才濟濟,已經完全超越了應天最好的昭文書院,否則怎麼能做到府試幾人,人人都答題如流的?當然,隨著提前交卷的人數越多,這些人是不可能再得到當堂審閱的機會。

所以李敏只是把考卷給收下,示意他們可以先行離開。

沈憶宸走出考棚“龍門”,看著春日的暖陽,重重撥出一口氣。

說實話今日這場考試,整個流程並沒有看起來的那麼輕鬆,特別是第二道截搭題,沈憶宸心中完全沒底,純粹是賭自己能另闢蹊徑成功。

可能成大事者,確實需要那麼一點運氣加持,沈憶宸賭成功了。

李敏心中的滿分破題思路,並不是關於“禮”,而是關於“秩序”。

不過這件事情也給了沈憶宸一個啟示,那就是自己日後的科舉考試,不單單要考慮題目,還要考慮主考官。

也就是說提前知道主考官的文風喜好,查閱他歷屆所點中的試卷,這樣刻意去投其所好,把賭的風險給降到最低。

另外就是李敏最後的對聯,沈憶宸也真是差一點就答不上來。

主要原因就在於時間緊迫,要在非常短的時間裡面,想出對仗工整、寓意貼合的下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特別李敏出的還如此之難,再加上那道陰間截搭題,讓沈憶宸都不由懷疑這名應天府尹,是不是有種整學生的惡趣味?調整了一下心態,沈憶宸很快恢復如初,大步朝著回家的方向走去。

府試不同於縣試,自己被當堂取中,第二場就完全不需要再考。

也就說,他只需要在家中等待著人來報喜就是。

家中小院,沈氏一邊織著布一邊心中默唸著兒子的府試。

蒙學數年,這是沈憶宸距離童生最近的時刻,也不知道這次能不能被取中。

畢竟再到下一屆府試,沈憶宸都已經年滿二十,到了古代男子最晚的弱冠年齡。

到時候就連學童都不好意思稱呼,而應該換個儒童的稱號了。

想到二十歲連個正式的讀書人身份都沒有,就算沈氏無比信任兒子,也不免有些著急。

就在沈氏感到憂心忡忡的時候,院門突然被人從外往內推開,當看到是沈憶宸回來。

沈氏第一反應並不是欣喜,而是心臟“咯噔”猛跳了一下,該不會是兒子提前結束府試了吧。

“宸兒,你這是考完了嗎?”

“嗯,考完了.”

聽到這句回答,沈氏的心更是沉到了谷底,兒子還真提前回家準備下一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