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喜好,打算在院試上投其所好.”

面對業師,這種事情沒什麼好隱瞞的,而且不單單沈憶宸這樣做,基本上所有考生都會有這方面的考量。

只是如同沈憶宸這般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恐怕就沒幾個了。

“你小子倒是說到直接.”

林震有些啞然失笑,他接觸過無數的晚輩學子,還真沒有人如同沈憶宸這般,把投其所好說到如此坦然。

他人怎麼也得遮遮掩掩,旁敲側擊一番。

“弟子不敢欺瞞先生,只能坦誠相告.”

“其實這也沒什麼,憶宸你有如此想法,也算進取心的一種,為師並沒有責怪的意思.”

說實話,沈憶宸這麼坦然,反倒讓林震感到欣賞。

畢竟這也從側面證明,他對於自己這個老師相當信任尊重。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這小子終於不是在那副年少老成、雲淡風輕的態度了,有了這個年齡該有的期待、進取、得失心。

林震雖然秉承中庸之道,但他更清楚少年郎想要幹出一番大事業,就必須得銳利進取,展現出絕對的意志力跟決心才行。

過於隨和、得過且過的態度,意味著事業上限並不會太高。

“為師與孫提學相識多年,如若問我,他有何文風喜好。

那麼憶宸你在答題方向上,只需要謹記一句話即可,這也是他為官多年的箴言.”

“先生何話?”

“教士務先德行.”

(通假事務)教士務先德行?沈憶宸仔細的品味著這句話,他突然想起自己蒙師李庭修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格言,那就是立學先立德。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兩句話的深意是一樣的,那就是無論是做人做事,還是做學問,首先要做好的都是自己德行。

“謝先生賜教,學生明白了.”

對於沈憶宸有此悟性,林震並不意外,他笑著說道:“既然明白了,加上天色已晚,那就陪為師吃完晚飯再回去吧.”

林震前往昭文書院臨時講學,家眷並沒有跟隨,而是留在了老家長泰縣。

他此刻狀態,用一句後世的話來形容,那就是“獨居老人”。

所以今日沈憶宸前來,林震內心裡面也很高興,想要留著學生一起吃頓便飯,也能陪自己聊聊天什麼的。

對於老師的心態,沈憶宸自然也明白,於是他拱手道:“那弟子恭敬不如從命.”

飯桌上,這次師徒兩人聊的不再是關於學問、未來、人生等等大事,而是一些家長裡短的瑣碎事情。

特別是林震,算敞開了心扉,說起了自己當初在京師為官的一些經歷,還有遠在老家的妻兒子女。

以前沈憶宸感覺自己跟林震,好像總隔了一點什麼,不如蒙師李庭修來到親近。

經歷過這一次,對於沈憶宸而言,林震褪去了那高高在上的狀元光環,變成了一名普通傳道授業的師長,那一層無形的心牆被打破了。

吃過晚飯,林震還讓自家的馬車,送沈憶宸回了街角小院。

有了業師的提醒,沈憶宸看題的方向,著重放在了四書五經跟“德行”有關的原文和註釋。

就這樣,閉門苦讀了幾日後,時間來到了院試這一天。

如同之前考試一般,沈憶宸提著母親準備的衣服跟吃食出門,現在春夏相交溫度逐漸升高,也不太需要厚實的寒衣了,考籃重量要輕鬆許多。

依舊住在離考棚不遠的那間老客棧,好像一切都沒有變化,卻又好像處處都有不同。

第二日伴隨著點點星光,沈憶宸站在了下江考棚前的廣場,今日參加院試的考生們,平均年齡要比之前縣試、府試大了不少。

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