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味著接受,原本山高水遠能當土皇帝,現在卻成為了治下之民。

甚至部落的族人,還要受到大明偏見與輕視,並沒有真正的平等對待。

哪怕自己這種“統戰”物件,都被明朝官員當成了教化功績,時不時拉出來炫耀一把,對於文人來說簡直是莫大侮辱!這一點,才是孟凡的心結所在。

說實話,對於孟凡的思維,沈憶宸某些方面能理解。

只是雙方立場不同,天下一統是大勢所趨,不會因為個人意願而發生改變。

“此事辯論就到此為止,孟凡如若你再議論朝政,本官將革除你的功名.”

眼看雙方已經陷入到“華夷之辨”這個經久不衰的話題中,孫提學終於出面阻止了。

與李敏這種行政官只能口頭警告不同,提督學政掌管一省文教,是可以隨時革除諸如秀才這種初級功名的。

所以孫鼎要麼不較真,一旦他認真起來,你的功名護身符就不那麼好使了。

果然聽聞到孫鼎這話,之前還滿腹抱怨的孟凡,此刻也只能偃旗息鼓,老老實實的坐下閉嘴。

至於沈憶宸,對方既然都已經不說話了,他也沒興趣爭論下去。

相比較這種口舌之爭,其實沈憶宸更信奉真理只在大炮的範圍之內。

當然,現在自己是文人,這種簡單粗暴的武力言論,暫時還是需要低調點。

就這樣,一場本應該熱熱鬧鬧的慶功宴,卻接二連三的生出波瀾。

導致到了最後筵席結束的時候,孫提學等人也沒多大興致再高談闊論,簡單說了兩句後就宣佈結束。

學政衙門中,看著諸生們離去,孫提學臉上的表情若有所思。

猶豫再三,孫鼎還是開口朝著身邊應天府尹問道:“李大人,你之前有沒有感覺到,沈憶宸他身上氣勢不太像個文人,更像是常年征戰沙場的武將?”

“確實有這種感覺,可能與成國公有關吧.”

李敏也感覺到沈憶宸與尋常文人士子那股不同,好像更熱衷於邊疆武事,不喜歡摻和各種舞文弄墨。

不過想了想,他可是朱勇的兒子,成國公常年征戰沙場,肯定還是會受到些許影響。

“是嗎?”

孫提學望著遠方,這一刻他突然覺得,自己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瞭解沈憶宸。

學政衙門出口處,沈憶宸與孟凡兩人再一次相遇,因為之前爭議的緣故,此刻雙方都沒有什麼好臉色。

“沈憶宸,我知道你是成國公朱勇之子,習慣於對邊境部落的征討殺戮。

可你有沒有想過,兵鋒所至之處屍橫遍野,手上將沾滿平民鮮血?”

孟凡這番言語,要是對傳統儒學文人所說,可能會有點效果。

但沈憶宸,卻絲毫不為所動。

“我只知道如若沒有大明兵鋒所至,那麼流血的就會是大明邊境子民,你敢說麓川部落沒有行劫掠之事嗎?”

別的方面沈憶宸很少會如此咄咄逼人,哪怕是別人背後譏諷他本人,很多時候都選擇不屑一顧。

而這一次面對孟凡,沈憶宸卻始終爭鋒相對,因為這並不是為了自己個人利益,而是為了華夏子民的權益。

歷史上出現一個安南就已經夠了,決不能讓雲南變成第二個安南。

“終究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我會為了自己族人而繼續抗爭下去.”

孟凡明白自己說服不了沈憶宸,但他同樣也不願意看到自己族人,始終面對著大明的刀鋒。

“那這可能就是我們唯一相同的道了.”

沈憶宸淡淡回了句,他同樣會為了華夏而抗爭。

說完這句話後,就轉身離去了。

站在歷史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