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9 利大於弊 (二合一) (第3/4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誰又比誰乾淨,要真挑問題皆可入獄論處!
面對胡濙的指責沈憶宸沉默了,然後重重嘆了一口氣。
彈劾事件鬧得如此激烈,講真是出乎了沈憶宸的計劃,不過事已至此不管他是否認同徐有貞的行事風格,都必須堅持到底。
“大宗伯,時代變了,朝廷需要銳意進取的官員來改革大明,否則必將陷入歷代王朝中衰的宿命。
憑心而論從正統朝末年起天災人禍不斷,如若沒有晚輩執掌朝堂平邊亂、開海禁、鎮諸藩、收契稅.”
“今日的大明會是一個怎樣的場景?”
沈憶宸極少炫耀自己的功績,這在他看來不過是一個執政者應該做到的事情罷了。
但是不得不承認,沈憶宸這些年的改革變化,給朝堂帶來了煥然一新的感覺,外戰開疆闢土征服了漠南蒙古跟麓川,內政休養生息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至少沒有按照歷史原本的走向,小冰河時期的到來導致各州府飢寒交迫,餓殍遍地!
現在大明已經走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只要能戰勝北方蒙古這個百年世敵,就能打通西域恢復傳統的路上絲綢之路,與正處於文藝復興的西方產生密切的文化交流。
要知道就在大明的同一時間,東方王朝還在討論之乎者也,遵循著程朱理學聖賢教化的時候,西方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開始質疑傳統地心說,研究起了自然科學。
可能許多人都不清楚,徐有貞其實是跟達芬奇處於同一時代,兩個人都是屬於天文地理無一不精的全才,理論上可以在自然科學上面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只可惜達芬奇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程序,啟發了後來哥白尼的“日心說”,以及一大批早期科學家,徐有貞卻敗於宮鬥鬱鬱而終。
“向北,老夫不否認你執政這幾年的功績,否則也不會在朝堂上步步退讓,讓你可以放手為之.”
“可改革不能急於一朝一夕,更不能用類似於黨爭的手段,再說以徐有貞的人品,他真的能勝任工部尚書一職嗎?”
“向北,要有識人之明啊!”
胡濙這幾年領著文官集團綏靖妥協,一方面是沈憶宸過於強勢,次次站隊成功伊然無法阻擋。
另外一方面就在於,胡濙是認可沈憶宸的能力跟功績,知道他主政能讓大明再次強大,自己要是阻擋敵對,恐怕會成為歷史罪人。
但徐有貞是個什麼貨色,胡濙再清楚不過,要是沒有這次的治水之功,純粹是一個貪名逐利的卑鄙小人。
早期為了能上位,各種鑽營巴結朝中高官,包括且不限於楊溥、于謙、陳循等人。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胡濙看來沈憶宸,不過是又一個被徐有貞巴結的物件罷了。
另外石璞母憂事件,要真跟沈憶宸沒有關係的話,胡濙懷疑徐有貞大機率脫不了干係,只有他才會無所不用其極。
“徐侍郎勝任工部尚書一職毫無疑問,他的能力要強於石璞百倍千倍.”
“另外大宗伯要談為人,那晚輩曾經也被這樣質疑過,當時用一句話來鼓勵自己,叫做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
“不管徐侍郎想要做什麼,利大於弊即可!”
沒錯,這才是沈憶宸選擇徐有貞的根本原因,他要挑選的不是一個道德偉人,而是一個能在工部尚書職位上利國利民的能臣。
想當年自己同樣向王振低頭,外界看來諂媚楊溥上位,堪稱言官清流的公敵。
可那又如何?
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做到問心無愧四字即可!
大明需要一位理工天才統領基礎建設,秦時直道、漢時長城、隋時運河這些建造,讓華夏子民世世代代受益千年。
現如今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