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 聖人之道(二合一) (第2/5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都不懂嗎?”
“康齋先生教訓的是,吾等慚愧.”
在場年輕文人低著頭,紛紛拱手向吳與弼表達歉意。
要知道他們這些當朝大儒宗師,可不僅僅擁有著令人尊崇的身份,還有著評判定義的權力!誰要失禮惹怒了吳與弼等人被趕出西湖雅集,用後世的一句流行語來形容,那就是這個人恐怕會在士林界“社死”。
看著臺下眾人虛心認錯,吳與弼臉色這才好看了一點,於是繼續說道:“諸位英才想必都知道,西湖雅集的創辦初心,在於坐而論道,探尋聖賢至理!”
“每屆西湖雅集,均會出一個論題,今年由老朽跟三位大儒給出的論題便是……”吳與弼說到這裡的時候,刻意的停頓了一下,引得在場文人士子紛紛探長了腦袋,想要先“睹”為快。
要知道明朝哪怕是被理學一統天下,終究很多門派之間,還是有著不同的學術觀念,四書五經中有擅長的類別。
一旦這個論題切中本家,優勢有多大將不言而喻。
這點很類似於後世的辯論,只不過沒有正方反方,以及團隊作戰罷了。
“何為聖人之道!”
聖人之道?聽到今年西湖雅集出了這個論題,很多人不由倒吸了口涼氣。
很多時候不怕論題劍走偏鋒,就怕它不偏不倚大道中庸。
特別是討論聖人之道這種話題,數千年來不知道有多少位名士探究過,想要超越先人出彩極為不易。
這題目出的真是大道至簡,讓人無從下手。
“有哪位小友,願意上來論道嗎?”
望著臺下眾人神情,吳與弼內心卻非常滿意,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越是難以出彩的題目,如果能出現令人眼前一亮的學說,就越能證明論道士子的實力。
做不到力壓群雄,憑什麼去名揚天下,這個世界上哪有撿便宜的好事情?可能是這個題目過於正統,面對吳與弼的詢問,沒人有絕對的把握當這個首先發言的“守方”。
看著臺下文人士子不為所動,吳與弼並沒有催促,相反轉身與其他三位宗師大儒,一同坐在蒲團上靜靜觀望。
辯經論道從來都不是一時就能得出結果的事情,甚至有可能到了西湖雅集結束,都無法最終證道。
吳與弼不急於一時,追尋大道至理的過程是漫長的。
“向北兄,不打算上臺展露才華嗎?”
徐東海問了一句,沈憶宸有三元及第之才,當之無愧的大明魁首,這裡沒誰比他更有資格上臺論道。
“看看吧,我不太擅長這些。
“你不擅長?”
聽到沈憶宸的回答,徐東海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聖人之道屬於無比紮實的論題,但凡能考中個秀才功名,都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當然,想要說出彩就不容易了。
論題下限很高,上限同樣很高。
沈憶宸當世文人魁首,他要是連這種題目都不擅長,那誰還敢說自己擅長?“這幾年疏於學問,確實如此.”
徐東海這副驚訝表情,就讓沈憶宸知道他心中想的什麼。
不擅長還真不是沈憶宸的謙虛,科舉屬於典型的應試教育,熟讀專研的內容與辯經論道大不相同。
這就好比後世高考佼佼者,你讓他們去參加辯論賽,不一定能穩操勝券。
更何況沈憶宸這幾年,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官場跟民生上,哪有精力去鑽研學問,更別說與在場的這些畢生研讀理學的人相比了。
說到疏於學問,徐東海可謂是深有同感,他這兩年在杭州府為官,基本上也沒這麼摸過聖賢書。
早年間那些學問知識,不知不覺中忘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