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時分,福建起義軍營地中,沈憶宸站在葉宗留大帳前面,遠遠眺望著泉州府的烽火。

哪怕熊熊大火已經燃燒了幾個時辰,依舊沒有任何熄滅的跡象,半邊天空都被對映出一抹血紅。

沈憶宸的身後,還站著林震、葉宗留、蔣福成等人,他們同樣望著遠處泉州城的景象,相顧無言。

沉默許久過後,沈憶宸開口說道:“葉首領,這是你當初想要得到的抗爭結果嗎?”

“不是.”

葉宗留沒有迴避,坦然給出了答案。

雖然在事後起義軍會開倉濟貧、發放米糧。

但對於數萬泉州城的百姓而言,他們的家沒有了,再也回不到曾經的生活。

“繼續與朝廷對抗下去,今日的泉州城,便是明日的起義軍,最終付之一炬.”

曾幾何時,沈憶宸想要憑藉著個人私交,勸說葉宗留等福建礦工接受朝廷招安。

他有信心在局勢沒有敗壞之前,把福建動亂影響範圍,壓縮到最小的境地。

從而避免大明王朝東南動亂,能集中力量去鎮壓麓川叛亂,以及蒙古大軍的鐵蹄。

可現在沈憶宸看明白了,福建義軍已然不在葉宗留的掌控之中,而且個人私交在家國天下面前,顯得是那麼渺小跟脆弱。

既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沒用,那就只能讓葉宗留明白他們的結局如何。

就算未來朝廷可能會有食言的情況發生,但沈憶宸可以保證絕大多數的普通礦工跟農民活下去,這也是他能力範圍的極限。

“沈提督,道理我葉某人何嘗不懂?”

“可如果我們放下武器選擇招安,意味著要繼續忍耐朝廷的欺壓跟苛政,最終在窮困潦倒中死去,那與現在結局又有何區別?”

葉宗留苦笑著說出這句話,沈憶宸能改變很多個人命運,卻改變不了大勢所趨。

平叛功成回京,誰又能保證下一任鎮守太監跟福建布政使清正廉明,歷史不出意外將繼續重演下去。

“我明白你的顧慮,如果葉首領願意相信我的話,那我還可以給你一個承諾.”

“三年之內,朝廷將改革銀稅跟海禁,並且直省稅課司局不再多徵農稅.”

沈憶宸這番話說出來,在場眾人皆是把目光放在他身上,神情都彰顯出一種震驚。

這種承諾,除了帝王外,就連閣部大臣都無法作主,沈憶宸拿什麼保證?說句難聽點的話,換作其他人給出這種承諾,估計早就被貽笑大方,更別扯什麼願意不願意相信了。

但說出這句話的人是沈憶宸,就不存在輕諾寡信!“沈提督,不是葉某人不願意相信你,可三年之後朝廷真的能做到這些嗎?”

“能!”

沈憶宸言語無比堅定,如果三年之後朝廷做不到這些,就意味著自己來到明朝一切改變歷史的努力全部失敗!“想要達成這一點,必須得掌權天下。

向北,你做好準備了嗎?”

林震不知道沈憶宸怎麼把時間斷定在三年,但他知道背後所需要的條件跟基礎,那便是權傾朝野。

權臣之路,很多時候意味著是一條不歸路,過程將充滿腥風血雨。

甚至哪怕做到了恩澤天下,依然很難贏得生前身後名。

因為你站在了皇權的對立面,成則功高蓋主,敗則遺臭萬年。

“老師,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九死而不悔!”

泉州城沖天的火光,倒映在沈憶宸瞳孔中滿是緋紅。

從這一刻開始,土木堡之變將成為自己最大的一把青雲梯。

“好,既然做出了決定,那便去做.”

到了這個年紀,林震很多事情都已看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