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站了出來回嗆一句,他們不像福建礦工跟爐丁,欠了沈憶宸一份恩情,完全沒必要過於給朝廷狗官面子。

面對這句反駁,沈憶宸壓根就懶得回話。

老大在這裡談判,小弟有什麼資格插嘴?果然鄧茂七明白自己這邊越界,伸手朝著胞弟示意了一下,讓他不要再多言。

“沈提督,想必你也不是過來做口舌之爭的,朝廷有何決策還請直言.”

聽著鄧茂七第二次強調“直言”,沈憶宸表面上不動聲色,心情卻凝重了許多。

原因很簡單,但凡鄧茂七有招安的心思,就一定會在私下與自己協商,方便進行基本的討價還價。

他肯定知道自己等人到來的意圖,卻一而再的堅持要公之於眾,等同於主動堵死了談判的道路。

鄧茂七依然還是歷史上的行事風格,從始至終就沒有想過與朝廷妥協,哪怕自己加上恩師林震的聲望,都無法動搖對方的決心。

雖然沈憶宸早就做好了談不攏的心理準備,但連一丁點“和平解決”的希望都看不到,還是免不了有些黯然。

“陛下仁慈,天恩浩蕩願給爾等一條生路,裹挾者赦免,隨從者招安.”

沈憶宸隱去了最後一句只誅首惡,這種情況下要說出來,百分百當場談崩。

先不說鄧茂七願不願意如同葉宗留那樣,犧牲自己保全弟兄們的性命。

就算他願意,族親手下也絕對不會答應,群體效應帶來的混亂決策,沈憶宸一直都很清楚。

果然當沈憶宸這句話說出來,葉宗留身後的義軍響起了一片不屑笑聲。

“沈提督也太小看我們了,敢造反還怕死?”

“豁出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老子早就做好準備了.”

“還陛下仁慈,我們被狗官逼迫家破人亡的時候,皇帝又在哪裡?”

“這份天恩就免了吧,吾等不稀罕!”

面對著起義軍眾人嘲笑,沈憶宸倒還從容自若,站在他身後的蒼火頭跟武銳等人,卻面色鐵青的握緊拳頭!什麼叫做不識好歹,這就是!若不是沈提督心懷大義,悲憫蒼生,他有必要來到此地招安你們這群反賊?統率朝廷大軍,殺的福建一個屍橫遍野,對沈提督又有何影響。

相反他可以立下平叛之功,回到京師論功行賞,加之擔任帝王師的身份,入閣拜相指日可待!就在城外蒼火頭跟王能等人,還曾為是否號令福州三衛大軍過來征討猶豫過。

現在他們明白,沈憶宸高瞻遠矚,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理解背後的付出。

相比較蒼火頭等武人的憤怒,林震卻轉過頭看著沈憶宸露出讚許笑容,寵辱不驚方為大丈夫本色,弟子這些年心性上確實成長了許多。

一陣喧囂過後,鄧茂七有些傲然的說道:“沈提督看到了嗎,這才是福建地區真正的民心.”

說完之後,鄧茂七身上氣勢陡然一變,神情無比堅定的回道:“我等豈是畏死求免者!義軍取延平,據建寧,攻泉州,脅福州。

傳檄南下八閩,鯨吞半壁江山,誰敢窺焉!”

這就是鄧茂七的底氣,他已經看到了大明王朝不得人心,引發天怒人怨。

自己振臂一呼,義軍十萬勢如破竹,福建全境望風而降為期不遠。

想要用免死為條件招安,朝廷不僅小看我鄧茂七,還小看了福建義軍。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自己同樣是眾望所歸!如果說之前沈憶宸還把鄧茂七等人,看作是迫不得已造反的起義軍領袖,那麼現在站在他面前的人,就是一個毫不掩飾的野心家。

“鄧首領,過剛易折,大明並非氣數已盡,遠未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境地.”

“爾等福建鄉親,真的想要賠上妻兒老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