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兵力去圍剿,就意味著福建周邊省份防務空虛,紛紛面臨兵源短缺的局面。

以往若是福建平叛不利,喜寧最壞的打算不過是跑路到江西或者浙江,然後再稟告朝廷提督三省兵力過來繼續圍剿。

這就是鼎盛王朝不可能被農民軍打敗的根基,一省兵力不夠,後續還有十省兵力等著,靠人數去堆都能硬生生堆死亂臣賊子!但現在朝廷重心放在西南麓川,哪還有多餘的資源去管福建,一旦戰事失利喜寧就徹底沒了援軍跟退路。

情況再嚴重點,以葉宗留鄧茂七為首的賊軍,可能會趁著浙贛兩省防務空虛,直接一波席捲三省之地,攪和大明東南天翻地覆。

東南加西南同時陷入叛亂危機,再加上西北蒙古大軍壓境,會出現怎樣的結果,喜寧此時額頭上冒出冷汗,不敢再往下細想!“喜公公,以目前叛軍勢大的局面,若是沒有這百萬畝良田安置,導致最終的招安失敗.”

“你覺得就靠著福州三衛區區萬人,能保住咱倆性命返回京師嗎?亦或者說東南叛亂再起,福建的無主之地,還會落到喜公公的手中嗎?”

走到這步,沈憶宸也是不再遮遮掩掩,開啟天窗說亮話。

福建百萬畝“無土之地”能瓜分的前提,是平息叛亂全境重回朝廷掌控之中,喜寧跟三司官員才有侵吞霸佔的機會。

萬一大明南方局勢徹底崩壞,喜寧你有本事就拿著魚鱗冊,去向叛軍討要上面規劃的田地唄。

以前是叛軍沒有失敗的本錢,沈憶宸跟喜寧可以背靠大明想退就退。

而現在攻守之勢異也,戰事再起沈憶宸短時間內不可能獲得朝廷支援,僅剩福建本地衛所孤軍奮戰。

並且當征討麓川的公文昭告天下,是否會扭轉目前招安程序,激發叛軍野心讓他們直接開戰都是未知數。

小命都難保,喜寧還有功夫貪圖那一畝三分地?沈憶宸的話語衝擊的喜寧有些難以消化,他沒想到看似一片大好的局勢,眨眼間就危急起來,自己等人反倒處於劣勢之中,要看叛軍的抉擇跟臉色行事。

不過喜寧畢竟是見識過大風浪的,平復下心情後開口說道:“如果事情真如沈提督所言,那你有何打算?”

“以目前大明國力面對蒙古大軍壓境,無法承擔起三面作戰,福建招安絕不容有失.”

“希望喜公公能摒棄過往成見,與下官一同攜手共進,力保我大明江山社稷!”

沈憶宸話說的很明白,以前的恩恩怨怨就一筆帶過,後續平叛還得兩人“團結互助”。

如果此時翻臉,就是兩敗俱傷!望著眼前一副誠懇表情的沈憶宸,喜寧心有不甘,卻又不得不屈服現狀,只能咬著牙簡短回了個“好”字。

“喜公公深明大義,令人高山仰止.”

“如今局勢緊張,下官還有諸多事務等待處理,就先告辭了.”

說罷,沈憶宸隨意的拱了拱手,就率領著手下眾人離開。

望著沈憶宸離去的背影,一名小太監湊到喜寧跟前,小聲說道:“乾爹,這個悶虧咱們就這麼忍了嗎?”

“忍?”

喜寧眼神中閃現出一抹厲色。

“咱家出鎮多年,何時吃過這樣的大虧,福建局勢暫且還需要這小子平息,以後定會讓他加倍償還!”

論起睚眥必報,喜寧相比較王振,有過之而不及。

至少王振還懂得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道理,喜寧很多時候做起恩將仇報的事情,都絕不手軟。

只是喜寧有一件事情是萬萬想不到的,那就是沈憶宸遠比他預估的要腹黑,除了嘴上的漂亮話,從始至終就沒有任何跟他攜手共進的意思。

該繼續坑喜寧的時候,沈憶宸同樣不會手軟!走出府衙,武銳望著沈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