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福州閩江畔。

沈憶宸站在一艘福船的船頭,江風吹拂著他的臉頰,享受著來到福建後難得的安寧。

底層船艙內堆滿了大箱子,裝著沈憶宸從福建三司官員那裡“敲詐”而來的五十萬兩白銀。

說實話當三天時間過去,要求的“捐贈”數目被分毫不差送來的時候,沈憶宸心中就出現了一股隱隱的後悔。

自己還是低估了福建三司官員貪腐程度,早知道他們能輕鬆湊齊,召集會議上就應該把額度定的更高一些。

畢竟“造艦”這種工程,無論是放在古代還是現代,都屬於吞金巨獸,五十萬兩重啟福州寶船廠沒問題,可想要維持縱橫四海的下番艦隊,還是遠遠不夠。

另外從福州各衙門倉儲清點出來的銀錢物資,沈憶宸命人送往了駐紮在泉州城外圍的福州三衛,提前發放承諾過的雙倍軍餉。

如今麓川戰事再起,沈憶宸真不敢確定當這個訊息傳遍福建後,鄧茂七是否還能遵守之前的條件招安。

畢竟大明東南軍力被抽調一空,雙方實力對比發生了逆轉,亂世梟雄不可能錯過這種良機。

如果鄧茂七反悔這種最壞情況發生,福州三衛就是沈憶宸手中最後的兵力倚仗,必須得保證他們計程車氣跟戰鬥力。

古代軍隊除了極少數被外敵刺激出來的家國情懷,比如說常年面對蒙古鐵騎的九邊軍隊,其他內陸衛所戰鬥力根本保障就在於發錢、發糧。

個人崇拜不能當飯吃,重賞之下才能有勇夫!沈憶宸可以對喜寧各種畫大餅,卻不能消耗福州三衛將士對自己的敬仰情懷,該給的好處必須到位。

福船順閩江而下,僅過半日便來到了福州寶船廠。

這裡不僅僅是明朝建造下番艦隊的船廠,同時還是明朝的重要遠航港口之一,永樂年間整個港口內船帆遮天蓋日,一時風頭無兩。

可隨著明朝禁海令的頒佈,福建寶船廠就逐漸衰落凋零起來,再加上最近的東南民亂影響,讓沈憶宸目光所及之處,除了遠遠看到停靠在海港碼頭的鄭和寶船,依舊是那麼的雄偉壯觀外,其他地方皆是破敗不堪!船隻緩緩停靠在內河碼頭,岸邊已經站著一眾船廠官吏,福州同知郭琰處於為首的位置,恭候著沈憶宸的到來。

郭琰生於永樂二年(1404年),正統十二年(1447年)邁入了人生的第四十三個年頭。

按理說正處於年富力強的階段,並且身為官員士大夫階層,各種生活條件也要遠遠優於普通百姓。

但是現在的郭琰鬚髮皆白,如果不是知道對方的身份年齡,沈憶宸估計會誤以為迎接自己的是某位地方村老。

“下官福建福州府同知郭琰,見過沈提督!”

“郭同知督造下番寶船勞苦功高,就毋需多禮.”

沈憶宸搭了把手扶住郭琰,並藉此機會仔細打量了下福州寶船廠的官吏跟工匠。

除了郭琰盡顯老態外,其他官吏精神氣貌也沒好到哪裡去,工匠更是一群遲暮之年的垂垂老朽,給人的觀感彷彿看不到一絲朝氣。

堂堂大明威懾四海的艦隊誕生地,如今就這般狀況嗎?“郭同知,本官奉陛下密令接手督造寶船之事,想必你知道的吧?”

“下官得到陛下諭令,將全力配合沈提督建造下番海船.”

郭琰拱手稱是,他同樣得到了朱祁鎮下發的旨意,日後福建下番海船建造事宜,將由沈憶宸全權接管。

“本官行事向來喜歡簡單直接,就不用站在碼頭搞這些虛禮恭迎。

之前從長樂許知縣那裡得到訊息,聽聞福州寶船廠遭受到民亂波及,目前海船建造已經處於全面停工狀態.”

“要不就先去船廠視察一番,郭同知順帶路上與本官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