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 戰爭序幕 (二合一) (第1/4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北上剿倭!聽到這四個字的時候,沈憶宸感覺眼前一亮。
說實話人力是有限的,沈憶宸每天在福建要決策的事情太多,並且還要關注遠在千里之外的蒙古瓦刺,甚至連南疆麓川戰事進展如何,他都不敢掉以輕心。
長久的重壓之下,他沒有辦法做到面面俱到,制定出完美的計謀對策。
相比較高風險的進京勤王,北上剿倭的名義就要保險的多,並且在歷史結局改變的情況下,還能有轉圜的餘地。
“好,就依卞先生所言,召集福建衛所兵馬北上剿倭!”
面對沈憶宸莫名的激動跟興奮,卞和心中的疑惑就更甚了。
他始終想不明白,為何沈憶宸這幾年下來,一直對漠北局勢保持著高度重視,並且還持有一種悲觀態度,認為大明軍隊一定會慘敗。
而且還是那種需要進京勤王的一敗塗地!站在卞和的角度來看,無論蒙古瓦刺現在有多強大,但凡皇帝跟朝中文武大臣,不是閉著眼睛去打仗,就不可能輸到需要進京勤王的地步。
真有必要這麼未雨綢繆嗎?“東主,雖然北上剿倭的名義,要比進京勤王擁有更多緩和餘地。
但是無召出動大軍,依然會觸及到皇帝的禁忌.”
“如非必要,最好不要動兵!”
卞和看不透沈憶宸的想法,可他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古往今來掌兵者,莫不是受到皇權的忌憚,更別說在大戰來臨的特殊時刻。
剿倭的名義不追究則無事,要被有心人利用彈劾不法,那很有可能引發皇帝的忌憚,破壞君臣之間的信任。
風險太大,不值得沈憶宸這麼做。
聽到卞和的勸說,沈憶宸卻輕鬆的笑道:“無妨,就算沒有北上剿倭這件事,我也不可能長久在福建掌兵,大不了就主動放權回京.”
沈憶宸終究不是武將而是文臣,他的舞臺在朝堂之上大明中樞。
一個沒有軍權在手的文官,誰會相信他要舉兵謀逆?“既然東主有了決斷,那屬下便去通知諸位將軍,讓他們準備揮師北上.”
“嗯,順便派人告知許縣令,讓他在太平港籌集物資,以備不時之需.”
“東主,北方局勢有這麼危險嗎?”
卞和反問了一句,需要從南方福建運輸物資過去,就意味著整個大明北方處於癱瘓狀態,他著實不敢相信會出現這種局面。
“可能會比卞先生想象的還要兇險.”
沈憶宸淡淡回了一句,並沒有做過多解釋。
因為他現在說出來的東西,在歷史沒有發生之前,對於任何人而言無異於天方夜譚。
“是,屬下遵命.”
哪怕不理解,卞和依舊沒有二話,轉身便退出了傳令。
大明正統十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就在沈憶宸集結福建衛所兵馬,準備打著剿倭名義揮師北上的時候,戰爭其實已經在九邊重鎮打響了。
首先發動進攻的,便是由蒙古大汗脫脫不花率領的北路軍!一萬蒙古韃靼本部的精銳戰兵,搭配著兩萬遊牧輔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遼東數個邊堡衛所,遼東守軍措不及防之下傷亡慘重。
更為致命的是,邊堡的淪陷意味著防線的失守。
遼東本就地廣人稀,依託著東北平原上一座座衛城,來牽掣遊牧騎兵的機動性。
現在蒙古大軍來去自由,剩餘的邊堡衛城淪為一座座孤島,面對敵人集中優勢兵力進攻,壓根就沒有多少還手的餘力!“大哥,斥候回報蓋州衛、義州衛、寧遠衛、三萬衛、定遼左衛均被韃虜攻陷,我們遼海衛即將陷入被合圍的境地,曹總兵已經允許退守廣寧城,撤兵吧!”
曾經那個跟在李達身後的白胖子張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