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年的鐵產量根據洪武年間記載,還不到兩千萬市斤,這一下就直接要去的十分之一,相當於朝廷整整一年的鐵課稅。

白銀、絹布什麼的要價都還能接受,畢竟這種東西放在蒙古苦寒之地實則意義不大,更多是滿足高層的需求。

真正讓明朝無法接受的,是撤掉大同、宣府的烽燧堡壘,這相當於直接把九邊防線給洞穿一個大口子,以後蒙古鐵騎來去自由,大明北疆將永無寧日!“得寸進尺!”

朱祁鎮一巴掌拍在御案上,徹底壓制不住心中的怒火。

見皇帝不拜也就算了,確實現在形勢比人強,朱祁鎮只是心高氣傲並不傻。

但這種議和條件要是答應,那跟趙宋靖康求和有什麼區別,往後就等著蒙古大軍南下打草谷?“岱總汗,此等要求我們不可能答應,既然要談就展現點誠意.”

英國公張輔大風大浪見多了,他明白這不過是蒙古人的挑釁舉動,想要皇帝跟朝廷大臣喪失冷靜,做出錯誤的判斷。

“誠意?那得看看明國有沒有這個本事.”

脫脫不花說完之後,轉頭用著玩味的眼神看向朱祁鎮,舉止充斥著一種輕浮。

這種動作讓朱祁鎮下意識握緊了拳頭,他登基十三年來從未遭受過如此的羞辱,天子威儀不再是那麼的高高在上。

就在朱祁鎮準備繼續呵斥的時候,王振卻輕輕碰了一下他的手臂,然後動作很不明顯的搖搖頭制止。

臣子可以怒斥,皇帝卻不能在番邦外臣面前,丟失掉九五至尊的穩重,這樣只會讓敵人看穿自己的軟弱。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才是帝王應該的儀容!明白了王振的意思後,朱祁鎮深深吸了一口氣壓制住內心澎湃情緒,然後把目光看向了英國公張輔。

常言道老成謀國,此刻他能依靠的重臣,也只有張輔了。

“既然岱總汗信心滿滿,把本公也不妨透個底。

各地勤王班軍已經開赴京師,不日將馳援土木堡,相信蒙古大軍沒這個能短時間內擊敗十幾萬親征軍.”

“另外成國公已經修整完畢,我們手上依然還有著數萬可以匹敵的騎兵,你們真的就以為自己勝券在握了嗎?”

英國公張輔半真半假的彰顯著明軍力量,讓脫脫不花明白親征軍並不是敗局已定,鹿死誰手未可知。

真要是把明軍給逼急了,魚死網破之下完全可以給予蒙古人極大的殺傷。

相比較僅僅只有數百萬的蒙古人,明國人口千千萬萬,對方承擔不起同歸於盡的傷亡。

聽聞英國公這話,脫脫不花沒有了之前的張狂,臉上流露出一種將信將疑的神情。

這並不是說蒙古人傻,隨便說說就能輕易上當。

恰恰是明朝開國七十餘年的不斷北伐,讓他們骨子裡面有著一種處於弱者的畏懼,對自己能剿滅明國大軍,拿下明朝皇帝沒有信心。

別說是脫脫不花,哪怕雄才大略的太師也先,從始至終制定戰略計劃,都沒有想過能徹底擊敗明國親征軍。

這種骨子裡的畏懼,直到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被俘獲,才徹底的打破。

並且攻守之勢異也,明軍開始跟蒙古人野戰,出現了一種膽怯。

“那英國公能開出怎樣的籌碼?”

對於明國的羞辱差不多了,再得寸進尺下去,恐怕就如英國公張輔說的那樣,對方將魚死網破。

到了這一刻,脫脫不花才正式展開“議和”。

“岱總汗令蒙古大軍讓出一條前往桑乾河的通道,朝廷可以接受每年一次的朝貢,同時開放一處關口進行貿易互市.”

“至於撤掉大同、宣府之間的烽燧邊堡,賠償蒙古鐵器、銀錢,錦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