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征軍營地中嘴唇乾裂的明軍將士,看著蒙古大汗脫脫不花率領著他的怯薛軍親衛,用著勝利者的姿態趾高氣昂的踏入大明軍營,心中情緒可謂是複雜無比。

換做是洪武、永樂年間,根本就不可能出現這樣的畫面,那時候的蒙古人算什麼東西,大元皇帝都被追擊的倉惶逃竄,捕魚兒海一戰連皇室後宮女人都保不住。

從此大元皇帝成為了北元皇帝,再到後來事實上去除帝號,降為了蒙古大汗。

誰能想到短短几十年後,看似如日中天的大明,遭遇到了類似於強漢的白登山之圍。

可漢高帝劉邦能賄賂匈奴閼氏,讓冒頓單于留出一條突圍的生路,大明皇帝做得到嗎?沒有人知道這個答案,與之一同失去的話,還有大明將士對蒙古人的心理優勢,對方再也不是可以肆意討伐的蠻夷韃虜。

御帳內,朱祁鎮正襟危坐在龍椅之上,維持著中原皇帝的威儀跟尊貴。

同時隨軍出征的文武重臣們,基本上此刻都齊聚御帳之中,等待著與蒙古可汗的議和談判。

脫脫不花的怯薛軍親衛被擋在了御帳之外,他只率領著兩個親信步入其中,然後高昂著自己的頭顱,直視著御座之上的朱祁鎮。

這可能是明帝國皇帝跟蒙古大汗,有史以來的第一次近距離會面。

“面見天下共主大明皇帝,番邦君王當行五拜三叩大禮!”

掌管禮儀的鴻臚寺員外郎姚政,站在御臺之上,朝著蒙古大汗脫脫不花高呼了一句。

自古中原皇帝的法統就是天下共主,很多人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有個“天可汗”的稱呼,甚至認為這是一個超越了皇帝的厲害稱號。

事實上對於唐太宗而言,不是天可汗的稱號厲害,而是用這個稱號的人,為天可汗這個名稱賦予了無上的榮光。

唐太宗曾說過:“我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

這裡用的是“下行”,意味著大唐皇帝的頭銜,在天可汗之上。

只有獲得中原皇帝的尊號,才是真正的天下共主!哪怕脫脫不花並沒有向大明稱臣,朱祁鎮依舊可以用著中原皇帝的尊號,來迫使對方行臣子禮。

當然,對方願不願意稱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很明顯掌控絕對優勢的脫脫不花,又有著黃金家族的尊貴血脈,怎麼可能嚮明國皇帝行五拜三叩大禮?只見他輕蔑的大笑道:“當你們成為階下囚的時候,就該向我蒙古大汗行跪拜禮了!”

“放肆!”

王振聽到後,立馬怒不可遏的怒斥一聲,可這種舉動更像是無能狂怒,對於脫脫不花沒有絲毫的威懾力。

望著議和談判往口舌之爭的方向發展,英國公張輔默默搖了搖頭,然後站出來說道:“脫脫不花,既然你們主動請求議和,那還是言歸正傳吧.”

張輔一筆帶過了是否該行“臣子禮”的糾結,直接把話題引到議和上面。

雖然這次議和是蒙古主要請求的,但局勢如何心知肚明,現在就等著對方儘快開價,否則極度缺水之下,親征軍堅持不了多久。

“英國公寶刀未老,依舊直爽.”

脫脫不花朝張輔點了點頭,身為當年跟隨朱棣北伐的老將,在尊重實力的蒙古人眼中,還是有些地位的。

“那本汗就直說了,為了蒙古跟明國的和平以及友誼,我們可以留出一條道路讓你們前往桑乾河飲水,不過必須得拿出足夠的誠意跟價碼.”

“你們想要什麼?”

“開放邊境互市,每年允許兩次朝貢,同時撤掉大同、宣府之間的烽燧邊堡,賠償蒙古兩百萬斤鐵器,五十萬兩白銀,絹布絲帛十萬匹.”

俗話說漫天要價,就地還錢,逮著這個機會了脫脫不花直接獅子大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