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遼東還在,蒙古大軍就不可能從東西兩面,對大明京師完成合圍!另外一邊大沽海防口,福建衛所將士們,已經列隊整齊的站在了海岸沙灘上,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盡頭。

這次北上勤王,沈憶宸除了直接掌控的福建水師兩萬餘人,還從福建衛所軍抽調了兩萬多人過來,組成了一支足足四萬五千人的聯軍。

要知道當年鄭和艦隊規模最宏大的時候,下西洋官兵人數也不到三萬人,四萬五千人的艦隊人數,已經重新整理了大明艦隊的記錄,更是這個時代其他國度不敢仰望的高峰!還好這次是沿著大明海岸線航行,一路沈憶宸依靠著皇帝紅人身份,能從各州府不斷得到補給。

否則嚴重超載的艦隊,那恐怕連松江府都走不到,就得面臨補給枯竭的場景。

看到這等宏偉的場面,大沽千總忍不住哆嗦了一下,猶豫半響才敢走到沈憶宸身邊跪拜道:“卑職大沽千戶所千戶章巖磊,拜見沈提督.”

“章千戶來的正好,本官剛好有事詢問.”

“沈提督儘管問,卑職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章巖磊忙不迭的應聲,生怕自己說慢了會惹到沈憶宸不快。

“章千戶可曾見過朝廷有關於遼東的公文?”

沈憶宸航行在海上,沒有驛站系統的支援,獲得訊息的速度要遠遠慢於陸地。

如今就連京師的訊息,都跟石沉大海一般了無音訊,更別說是遼東的局勢。

想要挽救土木堡數十萬將士的性命,就得從遼東方面側翼突襲也先大軍,從而打亂蒙古的戰略部署。

“前幾日有過一封,是遼東曹總兵呈交朝廷的緊急軍情,說邊堡發現大規模蒙古騎兵的蹤跡,以及女真三部似乎有所異動,需要朝廷派兵增援.”

蒙古大汗脫脫不花從軍政兩方面入手,逐步控制遼東女真三部的舉動,沈憶宸其實是知道的。

只不過他萬萬沒想到,朱祁鎮會毅然決然的增兵麓川,再抽調遼東的兵馬填補空缺,從而導致京師側翼防線出現了漏洞。

拆東牆補西牆這種騷操作,屬實只有朱祁鎮乾的出來!“那朝廷增兵了沒有?”

“朝廷下令從山東衛抽點兵馬,可如今陛下御駕親征物資緊缺,漕運官兵全部都在運送糧草北上,壓根就沒有多餘的運力裝載山東兵馬.”

“於是乎山東衛所援軍只能兵分兩路,一路走陸路北上遼東,另外一路乘船跨越渤海灣入遼。

小的接到朝廷命令,要在大沽口補給山東船隊,這才能得知朝廷軍報.”

大沽千總把自己知道的,一五一十告知了沈憶宸,不敢有絲毫隱瞞。

不過對方無召進京要幹什麼,那都是紫禁城達官貴人們該考慮的事情,自己一個小小的千總還是保住小命要緊!後世從山東到遼東,最短最便捷的方式,自然是煙臺威海等地,直達旅順大連的航線。

但是放在明朝卻不同,大軍想要走海路前往遼東的話,是要沿著海岸線進入遼東灣的。

錦州、營口等等遼東重鎮,均是設立在遼東灣周邊,而不是後世繁華的港口大連。

“那山東的兵馬到了沒有?”

沈憶宸追問了一句,他隱約有種預感,遼東的局勢可能會急速惡化。

沒有足夠的守軍,脫脫不花的佯攻將會變成實打實的進攻!“回稟沈提督,沒有.”

聽到這回答,沈憶宸面色凝重起來。

對於山東的情況,他還算是比較瞭解的,畢竟當年治水過。

如果說福建水師還能勉強算是個瘦死的駱駝,還保持著水師的架構以及最基本的戰艦規模。

那麼山東水師,純粹就是個空殼子,哪來的海運運力去馳援遼東?“李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