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

可戰爭不是單挑,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再驍勇的戰士也架不住明英宗跟宦官集團的瞎指揮,敗亡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陛下未敗,那是國之幸事,本官自會用項上人頭攬下一切責罰.”

“如果敗了吾等作壁上觀,可對得起家國天下!”

沈憶宸雙眼死死的盯著李瓚,與此同時福州三衛將領,以及蒼火頭武銳等人,通通來到了甲板上聽到了最後這句話。

福州中衛指揮使馮正的恐懼,其實比李瓚還要更甚,但恰恰在於關係不夠緊密,讓他壓根就不敢提出這樣的質疑。

畢竟在福州見識過沈憶宸的手段,萬一對方真的是想謀逆造反,自己此時要是提出反對質疑,豈不是得被拿來祭旗?馮正的懷疑很快便得到了證實,首先現在已經擔任福建五大水寨統領的陳善恭站了出來,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末將相信沈提督為國為民,願寸步不離左右!”

陳善恭曾是葉宗留的親信,隨著大明領土上的“葉宗留”被誅殺,前往外島經營對倭走私貿易後,他就入伍跟在了沈憶宸的身邊,成為了福建水師中的鐵桿擁護者。

“沈提督胸懷大義,末將誓死跟隨!”

福州左衛的孟大,同樣毫不猶豫表達的自己態度。

他本事一個小小把總,卻得到了沈憶宸的賞識,依靠著平叛之功跟滅倭之功,硬生生提拔到了福州左衛指揮使的位置上。

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孟大隻知道自己這條命是沈憶宸,赴滔倒火在所不辭!“末將願往.”

“還有卑職.”

……一個個領軍將領站了出來,更為離譜的是絕大多數的中低階層軍官站在了沈憶宸這邊。

畢竟相比較上流階層的權衡利弊,中低層軍官更加的純粹忠誠。

他們只知道沈憶宸來到福建提督軍務後,自己衛所弟兄們再也沒有拖糧欠餉,並且獲得了身為軍人的尊嚴跟榮耀!望著眼前這一幕,李瓚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好,他嘴中只能嘆息一聲道:“準備拋錨,登陸吧!”

“是,卑職遵命!”

隨著一道道命令傳遞下去,寶船艦隊的船員們開始慢慢放下船帆,緩緩朝著大沽海防口碼頭駛去。

而與此同時,大沽海防口的官兵們,見到這一幕後簡直是驚呆了。

自從宣德年間最後一次下西洋後,大明寶船便被封存起來,二十來年過去估計早就已經腐朽不堪了吧。

何時還能出現一支大明艦隊,浩浩蕩蕩的行駛在渤海灣,如果不是桅杆上那高高飄揚的明旗,估計他們都要以為是敵軍來襲!“來人,趕緊快馬加鞭,把大沽海防口的情況彙報京師,就說有未知的明軍艦隊要登陸!”

駐守在大沽口的千總,還算是有點見識,明白像這種規模的大明艦隊靠岸,上面肯定早早就下達通知迎接。

沒有通知,要麼就是秘密軍事行動,要麼就是無召赴京。

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不是他這個小小的海防口衛所千總能扛得住,當然得第一時間上報朝廷決斷。

安排完下屬去通知後,大沽千總便率領著手下軍士前往碼頭“迎接”,想看看到底是何方神聖率領著這麼一支大明艦隊。

很快一隊隊步伐穩健,紀律森嚴計程車卒從船上下來,沿著碼頭整齊的列隊著。

然後一面巨大的帥旗,由護旗手從旗艦上護送下來,上面書寫著一個黑色的“沈”字。

大明有姓沈的總兵官?大沽千總滿心疑惑,按理說這種規格的艦隊,主帥應該達到了總兵級別。

可問題是大明的總兵官屈指可數,其中並沒有姓沈的武將。

很快一名年輕人,率領著大批人馬下船,當見到這個人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