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文人奸詐(二合一) (第1/4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東主,誣告魯王行刺,真的可能嗎?”
卞和神情一言難盡,他聽懂了沈憶宸的意思,只是誣告堂堂大明親王,萬一事情敗露,死的是誰就不好說了。
“誣告?”
沈憶宸嗤笑一聲,然後說道:“我可沒有誣告,張秋鎮碼頭縱火一事,魯王絕對脫不了干係。
局勢混亂之下,本官被縱火刺客襲擊受傷,是件很合乎常理的事情.”
“至於襲擊洪藩臺的人馬,是不是魯王主使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讓洪藩臺相信兇手乃魯王的人.”
“只等布政使洪英上疏附議,謀逆之罪魯王就背定了!”
如果說朱儀教會了沈憶宸,什麼叫做無毒不丈夫。
那麼王振算是教會了他,只有比奸臣更狠更奸滑,才能戰勝對手。
沈憶宸以往對付魯王,始終恪守著政治底線,等待著對方真正朝自己動手,好抓住實證向朝廷彈劾他行刺欽差的謀逆之罪。
結果魯王猖狂歸猖狂,始終不敢越過行刺欽差這條底線,選擇破壞治水大業來讓自己問罪。
陰謀詭計從來都不是什麼佞臣的專利,沈憶宸也從未想過把自己定位成千古忠良。
從這一刻開始,沈憶宸打算好好給魯王上一課,讓他見識一下文人的奸詐!“屬下明白,這就起草上疏!”
卞和不再勸說,他意識到沈憶宸跟魯王,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當無所不用其極。
一封上疏,一封書信很快就書寫完成,交付驛丞用加急方式送出去。
另外做戲做全套,沈憶宸遇刺重傷的訊息,也在卞和的刻意傳播之下,整個兗州府境內人盡皆知。
魯王府的大堂,朱肇輝正高坐上方,下面跪著一群身穿勁裝的漢子。
此時的朱肇輝面露不善,厲聲朝著下方眾人訓斥道:“本王不是著重強調過僅點燃倉儲,不對沈憶宸動手,誰給你們的膽子違抗王命!”
只見這群跪地的勁裝漢子,為首一人抬頭稟告道:“回稟王爺,屬下並未抗命,點燃河工物料跟糧草後就快速離開,連沈憶宸的面都沒有見到,怎可能向他動手.”
“那為何張秋鎮傳出來沈憶宸遇刺重傷?”
“屬下不知.”
聽著自己手下的稟告,朱肇輝感到事情有些詭異。
理論上來說,自己沒有下令,手下是不可能擅自朝沈憶宸動手。
並且沒見過面,意味著誤傷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但整個山東境內,除了魯王衛有這個動機跟能力去行刺,誰還膽敢向朝廷僉都御史下手?“父王,你說會不會是張驥?”
魯王朱肇輝的左手下方,站著的正是魯世子朱泰堪。
相比較其他已經分封郡王的五子,身為世子的朱泰堪一直留在魯王府,幫著朱肇輝處理一些棘手或者不方便出面的事務。
比如這次火燒張秋鎮河工物料,就是朱泰堪指揮遙控的。
朱泰堪在史書上並沒有什麼濃墨重彩的記錄,值得提及探究的只有兩件事。
一件為朱泰堪在宣德元年冊封世子的時候,缺少了魯世子金寶,直到正統元年才補賜世子金寶,中間的時間長達十年。
後世大概推測,是魯王朱肇輝或者朱泰堪做了什麼事情,得罪了明宣宗,這才一直不願意發放世子金寶。
從而也導致了朱泰堪的世子地位,頗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另外一件,就是在成華四年,山東巡撫原傑與當時山東道巡按御史吳遠,居然一起推薦兗州護衛指揮僉事鮑珣出任提督山東武臣。
要知道兗州護衛就是魯王府護衛,山東地界巡撫一把手跟監督吏政的巡按御史共同提名同一人,並且還是王府護衛指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