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之前沒有任何的交集,更不可能有什麼血海深仇。

一個朝廷外派治水的僉都御史,為何偏偏要跟大明親王過不去?哪怕心中好奇萬分,簡寧終究沒有這個膽量,去向沈憶宸問明白。

只能拱手道:“下官明白,就按僉憲吩咐行事.”

“去吧.”

“下官告辭.”

說罷,簡寧就邁著沉重的步伐,退出了沈憶宸的房間。

他意識到自己捲進了一場神仙打架中,罪名後果要遠超之前的假冒官船。

如果讓簡寧再選擇一次,他寧願早早被伏法認罪,也不願像如今這般擔驚受怕。

看著簡寧走遠,卞和這才開口說道:“東主,你這是想要以身作餌?”

“沒錯,我不做這個餌,魯王就不會行謀逆之事.”

“可是魯王在山東地界根深蒂固,如果想要行刺的話,很有可能防不勝防!”

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對於魯王這種地頭蛇與強龍結合一體的大明親王而言,他有著各種無法預測的手段,去對付沈憶宸。

就算身邊有著蒼火頭等礦工,以及調來的東昌、泰安二衛,也沒有萬全的把握。

卞和不知道是該說沈憶宸年少輕狂,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這種事情普天之下,也就他一人敢這麼做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說完這句話,沈憶宸臉上卻流露出一絲落寞神情,然後低聲說道:“我沒有其他的方法能扳倒魯王了.”

自己能用杖斃的方式懲處孟安維,為陽穀縣河灣處數萬差點被“圍殺”的災民出口惡氣。

自己還能用整肅吏政的方式,去彈劾山東布政司官員,為山東受災的五府之地百姓,討回一個公道。

但是沈憶宸在大明的體制環境下,沒有任何辦法對抗“家天下”的皇權,為三省八府之地的百萬流民,懲治真正的罪魁禍首魯王!挖掘黃河大堤引發水患,造成了數萬人的死亡,上百萬人流離失所,卻無法去追究他的任何罪行,這是件多麼悲哀跟可笑的事情。

所謂的公道正義、朗朗乾坤,在皇權宗室面前不堪一擊!既然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打破規則,那麼沈憶宸就只有利用“魔法”去打敗“魔法”,甚至不惜以身作餌。

謀逆,就是懲治魯王的唯一罪名!“東主,這樣做值得嗎?”

卞和明白了沈憶宸心中所想,可他依舊感到惋惜。

沈憶宸放棄京師大好前程,並且已經為了百萬流民,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

魯王身份,乃大明王朝不可觸碰禁臠,沈憶宸真要為了還天下一個公道正義,哪怕身處險境也要去行“誅王”之事嗎?這等熱血舉動,在卞和看來不過是蜉蝣撼樹,改變不了本質。

“卞先生,當你為了福建礦工尋求一條生路,放棄功名仕途的時候,可想過值得二字?”

這句反問讓卞和啞然,他曾經也做過此等“熱血”,或者說“愚蠢”的舉動。

那時候的自己,同樣沒有考慮過是否值得。

“東主心意已決,屬下自不便再阻攔,可此事能否再從長計議。

山東萬民需要的不僅僅是遲到的正義,還有未來的期望.”

卞和沒有把話說透,沈憶宸如若遭遇不測,治水之事就此停滯,河工大業誰也不可能比他做的更好。

逝者已矣,生者才是未來,沈憶宸肩負三省八府百萬流民生的希望!“不知卞先生是否聽說過一句名言,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一切技巧都是徒勞的.”

“沒有我以身作餌,魯王不可能上鉤,再如何從長計議都沒用.”

言罷,沈憶宸嘴角突然出現一抹玩味笑容。

“這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