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跟陳青桐,那股思念之情簡直溢於言表。

收回目光後,沈憶宸看向了成國公朱勇,相比較自己離京時候的模樣,現在的成國公彷彿衰老了許多,遠沒有當初那股大明公爵的磅礴威壓。

甚至就連曾經僅僅兩鬢髮白的頭髮,都已成了滿頭雪絲。

“晚輩拜見公爺!”

沈憶宸首先向朱勇行了一禮,然後看向沈氏拜道:“孩兒拜見母親!”

“宸兒,好,好.”

聽到這聲母親,看著兒子安然歸來,沈氏不由熱淚盈眶,語氣哽咽的只說出幾個好字。

“起來吧.”

成國公朱勇朝著沈憶宸招呼了一句,平靜的外表下卻能聽出一絲顫音,那股情緒上的波動,無論如何都掩蓋不住。

“此去山東治水一年多,如今功成回京,沒有辜負陛下與百姓期望,你做的很好.”

山東方面關於沈憶宸的訊息,成國公朱勇始終保持著的關注。

從最初的賑災濟民,到後來的彈劾魯王謀逆,再到最後的築堤建壩。

一樁樁事情不僅僅代表著沈憶宸的功績,在朱勇的眼中,還代表著他的成長。

這不再是那個京師鮮衣怒馬的少年,而是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能看到沈憶宸功成名就,朱勇心中深感欣慰,罕見的沒有吝嗇稱讚。

“謝公爺誇獎.”

沈憶宸朝著成國公朱勇拱了拱手,內心情緒同樣有些百感交集。

曾幾何時,他對於這個名義上的父親,受到原本身體記憶的影響,感情可以用“愛恨交加”四字來形容。

有怨恨,有不甘,有憤怒,有期待。

還有一份最重要的,那就是對父親承認的渴望。

到了後來逐漸看清楚了朱勇“冷血無情”的真面目,加之理智思維慢慢佔據上風,他談不上什麼“愛”了,就更談不上“恨”字。

畢竟對於人的情感來說,恨總比愛容易放下,很多時候恨恰恰建立在愛的基礎上。

可再到後來,沈憶宸感覺自己又看不清成國公朱勇,他彷彿沒有那麼冷血無情,偶爾又能感受到那種父子親情。

還有更重要一點,就是隨著步入爾虞我詐的官場,沈憶宸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家族重擔。

很多時候你在官場上走錯一步,受影響到遠遠不止自己,雙親父母,妻兒子女俱會被牽連其中。

特別是對成國公朱勇這種位極人臣的大明公爵而言,有多風光就有多危險,他沒有犯錯的機會!山東治水期間,沈憶宸還得知了成國公朱勇,在朝堂上幫助自己很多,甚至不惜與王振敵對。

種種過往牽連,宛如剪不斷理還亂,沈憶宸如今自己都不知道,心中對成國公朱勇,是一種怎樣的感情。

“一年多沒有回家,與母親跟青桐好好說說話,別忘了明日進宮面聖.”

沈憶宸是奉詔回京,按理說到京之後,就得立馬進宮面聖,否則有不尊聖諭的嫌疑。

不過找個什麼舟車勞累,需要沐浴更衣的藉口,晚一天面聖也無大礙,但絕對不能晚個幾天。

“晚輩明白.”

“嗯.”

成國公朱勇點了點頭,然後起身回到後院,他明白自己坐在這裡,幾人都放不開。

“向北,你就好好與姨娘跟弟媳敘舊,等明日面聖回來,我再擺桌酒給你接風洗塵.”

“謝過大公子.”

沈憶宸面對朱儀熱情的話語,腦海中卻始終浮現著那日“中毒”的場景。

那招“以身作餌”哪怕沈憶宸自己都學過,卻始終心有餘悸,這位大哥手段實在太危險。

可能是感受到沈憶宸那種戒備心理,朱儀笑著搖了搖頭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