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先進來坐下.”

可能是聽到了這聲恩師,也可能是別的什麼原因,反正馬愉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招呼著沈憶宸坐在他左手下方。

進入屋內後,沈憶宸這才看清楚陪客幾人的相貌,果然能參加這種級別的酒會,都不是一般人。

在座的有吏部右侍郎趙新,戶部左侍郎趙倫,工部右侍郎周忱。

以及稱得上是沈憶宸“老熟人”的賀平彥、楊鴻澤、楊壽等人。

拋開賀平彥等年輕後輩不談,趙新這幾位六部侍郎,他們其實有著一個共同點,那都是當年被“三楊”給提拔的文官力量。

並且不僅僅是他們幾人,包括于謙這個兵部侍郎、以及刑部侍郎曹弘在內的六人,俱是宣德五年左右被扶植上位。

加之內閣的馬愉、陳循、曹鼐等人,可以說“三楊”把未來幾十年官場的後續人員都安排到位,真是不得不佩服這幾人的謀略跟佈局,也無愧於明朝最強的內閣班子稱號。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三楊”沒算到王振這個異數真的能做到宦官當權,提拔的這些文官力量被各個擊破,終成一代權閹。

沈憶宸入座之後,馬愉按照慣例向他介紹了幾位陪客,於是乎各種客套寒暄了幾句。

認識的幾位同年“老熟人”中,賀平彥一如既往的沉穩圓滑,客套的滴水不漏。

楊士奇之孫楊壽,繼承了他爹楊稷驕縱橫暴的性格,對沈憶宸一副愛搭不理的模樣,絲毫沒有意識到雙方如今的身份地位差距。

當年以楊士奇為首的“三楊”內閣,能被王振各個擊破瞬間打垮,導致很多後備制衡手段沒用上,根本原因就在於兒子坑爹!楊稷仗勢作惡橫行鄉里,被人告發牽連上幾十樁命案,從而引發了御史相繼彈劾,背後就有王振操控的影子。

為了避嫌,楊士奇選擇以老疾告辭,從而導致了文官集團的擎天柱崩塌。

楊溥性格向來謹小慎微,遠沒有楊士奇的強硬果決,面對王振的步步緊逼孤掌難鳴,只能不斷綏靖。

不出現楊稷這檔子事情意外,楊士奇還能在朝堂上多活幾年,進而能讓後備力量進入更高決策權,說不定歷史走向就會被改寫。

誰又能想到,坑爹能坑出這個效果呢?不過最讓沈憶宸意外的,就是以往滿滿“憤青”架勢的楊鴻澤,罕見的沒有不假顏色,與自己客套了一番。

看來兩年的官場生涯,同樣打磨了一些他身上的稜角。

寒暄之後,馬愉並沒有開門見山,相反就如同家常碰面一樣,與沈憶宸聊起了一些往事。

如果沒有看見趙新等六部侍郎在場,沈憶宸可能還真就以為,馬愉是為自己接風洗塵敘敘舊,或者說日後在官場上強化一下師生關係。

可有這幾人在場,很明顯事情絕對不會那麼簡單,既然對方沒打算直說,沈憶宸也只好虛以委蛇下去。

這與山東地界官場不同,京師臥虎藏龍之地高官遍地走,一個小小的僉都御史,沒有辦法用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只能回到那種勾心鬥角的環境中。

說了一段往事,又聊了一下山東治水的政事,馬愉彷彿想起來什麼一樣,拍了下腦門說道:“看為師這記性,向北千里迢迢返回京師,肯定還沒有見識過京師新任花魁吧.”

說罷,馬愉拍了拍手掌,屋外的護衛們順勢開門。

“叫上幾位大家過來作陪.”

“是,老爺.”

屋外那名錦衣文人領命後,沒過多久一抹幽香傳來,幾名妖嬈多姿的絕色美女,出現在眾人眼前。

沈憶宸對於青樓女子沒興趣,哪怕對方傾國傾城在他眼中,僅僅是欣賞下美感罷了。

於是他不經意的抬頭看了一眼,可就是這一眼,讓沈憶宸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