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聽從僉憲調遣!”

“下官兗州府滋陽縣通判季文凡,徵調勞役民夫一千二百餘人,願在僉憲統領下封堵決口!”

“草民東昌府聊城縣鄉賢曹鴻青,率領族中子弟一百四十人,願為治水護鄉盡一份力!”

“卑職濟南衛指揮僉事任旭,從陽穀縣駐地趕來支援,謹遵僉憲諭令!”

……當初朝廷下發聖旨除了要捉拿魯王朱肇輝問罪,還追究了山東布政司官員“勾結外藩”的罪名,一併押解回京師受審。

雖然陽穀縣衙已經沒有張驥等人駐紮了,但是曾經在外圍護衛他們的濟南衛軍士,卻被沈憶宸留了下來。

因為遭受水災的三省八府之地流民,後續這段時間,依舊源源不斷的趕往張秋鎮。

安頓災民維持秩序,靠著東昌衛跟泰安衛數千人,已經遠遠不夠用,剛好可以讓濟南衛派上用場。

並且在沈憶宸手下做事,同樣是濟南衛將士們,早就夢寐以求的事情。

且不說尊重、平等這些虛的東西,單單雙餉實發這種待遇,放在大明簡直無出其右!糧餉到位、待遇到位,還能做到體恤將士,濟南衛不給沈憶宸賣命,還給誰賣命?三日之後,在眾人齊心協力之下,原本寬達數十米的決口,被逐步封堵到僅剩下不足五米的距離。

可是這最後一個大窟窿卻怎麼都堵不住,木樁根本就打不到底,石塊沙包放下去更如同石沉大海一般。

陳濤面對這種局面,還咬著牙組織了一波敢死隊去摸底。

結果繫上繩索的十人,僅有三人被拉上岸,剩餘七人直接被滾滾洪流給吞沒。

並且這種局面還不是最糟糕的,東阿縣河段不知從何時起,出現了許多從上游沖刷下來的浮枝斷木,意味著上游水勢大增,即將會有更大的洪峰來臨。

聽到下屬稟告之後,沈憶宸從圍堰趕往決口,看著一籌莫展的眾人,開口問道:“出現什麼情況,為何封堵不上?”

“回僉憲,這個窟窿就如同無底洞一般,完全摸不到底.”

姜沛的話音剛落下,沈憶宸就聽到旁邊民力們驚惶討論。

“這個口子下面有鬼怪啊,人下去就沒了.”

“昨天這個窟窿,還衝刷出許多骨頭,肯定有妖邪作祟.”

“妖邪不除,這個口子就堵不上,誰去誰死!”

“僉憲治水盡力了,奈何天意如此,決口恐怕堵不上了.”

妖魔鬼怪?這話聽到沈憶宸的耳中,簡直就是無稽之談,可是在大明的老百姓心中,遇到這種不可抗力的事件,就下意識妖邪作祟上面靠。

民力們的議論,不僅僅是沈憶宸聽到了,跟在他身後的縣丞姜沛同樣聽到了。

“僉憲,要不我們找來三牲貢品祭祀河神,看看能不能安撫下把決口堵上?”

姜沛小聲給了句建議,以往官府遇到這種無法解釋的事件,都由主官來祭祀一番,安撫各方“神靈”。

“可笑!”

聽到這種建議,沈憶宸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他看著眼前心有餘悸的官吏跟民夫們,用著鏗鏘有力的語氣大聲說道:“早在上古時期,面對洪水氾濫,大禹沒有束手待斃,更沒有求神拜佛.”

“十三年時間,三過家門而不入,做到了人定勝天!”

“本官從不相信什麼天意不可違,更不相信河中有什麼妖邪存在。

諸位同僚以及父老鄉親,可有信心與本官一同封堵決口!”

沈憶宸很清楚,一旦陷入了鬼神之爭,那河堤上出現任何問題,都會被無限放大成妖邪作祟,極其打擊治水士氣。

必須要重塑官吏跟民夫封堵決口的信念,華夏的歷史上,從來都不是鬼神決定命運,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