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河工勘驗(二合一加長) (第2/5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明清河工大業完成之後,朝廷都要派人前去驗收,這就是河工勘驗。
高穀同樣不太相信,沈憶宸短短時間內能完成河工大業。
可是不知道為何,他心底裡面總是有著一股念頭,不認為沈憶宸是在偽造功績,矇蔽聖上欺騙世人。
造福萬民還是禍國殃民,終究得看沈憶宸做了什麼,河工勘驗就是照妖鏡!“高愛卿言之有理,朕當派一人去河工勘驗.”
朱祁鎮很贊同高穀的建議,可是要派誰去勘驗,他瞬間又感到有些為難。
派文官去吧,山東道已經有巡按御史、僉都御史、鹽務御史三個了,再派個專案河工勘驗的監察御史,這都能湊一桌麻將了。
派勳戚去吧,沈憶宸成國公之子的身份,是一道繞過不去的坎,很難保證不會徇私。
想來想去,朱祁鎮還是決定派太監合適。
內官與外官天然隔絕,可以保證勘驗的公正,並且宦官相對忠心耿耿,還能順道去山東暗查一下魯王之事。
畢竟堂堂大明親王畏罪自盡,死的有些不明不白。
不能探查出一個足以服眾的結果,別說是各地藩國皇族宗室人心惶惶,就連母后孫太后都異常不滿。
可是問題又來了,該派哪個太監去山東勘驗呢?朱祁鎮思索了一圈,剛好看到內官監總理太監成敬站在殿下,心中瞬間就有了人選。
成敬為人謙虛,並且學識極高,曾考中進士擔任過翰林院庶吉士,可以說是歷朝歷代功名最高的太監,甚至沒有之一。
河工勘驗這種事情是個技術活,能力學識不夠的太監必然無法勝任,更別說還要暗查魯王自盡真相。
綜合各方面看來,成敬當屬最合適的人選!“朕任命總理太監成敬擔任河工勘驗專使,即日動身前往山東.”
朱祁鎮的任命一出來,文官勳戚們倒還沒多大感覺,畢竟明朝委任太監專案,又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各種監軍、鎮守太監數不勝數。
可是這番任命聽到王振跟成敬耳中,就著實有些驚訝跟意外。
成敬自不必多說,他曾任郕王朱祁鈺的講讀,簡單點可以理解為“王師”。
再直白點說就是陣營不同,天然無法成為明英宗朱祁鎮的心腹,屬於朝廷宦官集團中的邊緣人物。
按理說此等重任,是輪不到成敬身上的,他自然驚訝萬分。
王振某種意義上同理,既然要派宦官河工勘驗,那麼當然得派自己人過去。
到時候有著聖諭專權,想要刁難拿捏沈憶宸,不是輕輕鬆鬆的事情?退一步就算不是自己人,以目前王振在內官中的權勢,他有何指示專案太監,估計也莫敢不從。
可偏偏這個成敬,王振還真不好壓迫!原因就在於王振“發家”的根源,是曾在內書堂擔任教書先聖,天然面對其他太監有師者身份。
但是成敬同樣執掌過內書堂,並且學歷功名還勝於王振。
這就導致了成敬別看職位不高,地位卻不低,很得宮中太監的尊重,不是那麼好隨意使喚的。
可是朱祁鎮都已經當著朝廷文武百官任命,王振自然不好多說什麼。
他心中暗暗打算退朝之後,與成敬好好商議一番,河工勘驗之事絕對不能讓沈憶宸順利透過!……正統十一年八月,是山東地界的主汛期,悶熱的天氣下卻暴雨傾盆,境內所有河流湖泊水位均暴漲超過警戒線。
沈憶宸此刻正站在黃河大堤上,瓢潑大雨哪怕蓑衣跟斗笠都擋不住,雨水順著臉頰不斷滑落,眼前的黃河水面已經快形成“海天一色”了。
“僉憲,河堤危險,還請退避到高處!”
主簿陳濤正在率領著民力護堤搶險,看著沈憶宸一直在河堤上巡查,忍不住出言勸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