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汗稱臣?聽到沈憶宸這個想法,卞和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

雖然這些年下來,蒙古很多部落已經向大明朝貢,成為事實上屬國藩邦。

但是代表著黃金家族血脈,以及蒙古大汗尊號的韃靼部,卻始終未嚮明國皇帝示弱。

稱臣,意味著當年大元的法統消亡,任何一名有野心抱負的蒙古大汗,都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

別看脫脫不花是扶植傀儡上位,可他心中卻始終做著大元皇帝美夢,對女真跟朝鮮的國書中,也給自己用上了皇帝的尊號,卞和認為沈憶宸這種想法有些異想天開。

“東主,此事恐怕比你回京力排眾議還難.”

卞和有些無奈的回了一句,他覺得此事毫無希望。

“不,恰恰在於脫脫不花還有著雄心抱負,妄想成為大元皇帝,就更能明白答應向大明稱臣朝貢的好處!”

明朝的朝貢體系,就是傳說中的大冤種體系,得到的賞賜回報將數十倍於進獻的貢品。

韃靼、女真、兀良哈這些部落,在對大明的戰爭中損失,可以說是數倍於也先的瓦刺部。

想要快速恢復實力,避免被也先給趁機吞併,就必須藉助外界的力量跟物資。

毫無疑問,沒什麼能比朝貢獲得更大的回報。

“並且只有蒙古大汗俯首稱臣,才能讓陛下獲得不世威望,壓制住朝中大臣恭迎太上皇回京的暗流!”

沈憶宸神情堅定的補上後面這句話。

要知道京師守衛戰的完美謝幕,某種意義上客觀降低了朱祁鈺“救時之君”的作用跟威望。

讓很多本就忠於朱祁鎮的大臣們蠢蠢欲動,視景泰帝為徹徹底底的工具人。

另外沈憶宸擁立新君即位的從龍之功,也讓部分勳戚大臣眼紅這一步登天的待遇,再加上皇太后對明英宗朱祁鎮的母子親情,背後從中作梗。

三方因素疊加起來,直接讓朱祁鈺的皇位岌岌可危!對於皇帝而言,沒有什麼比四海臣服、八方來朝更好的功績。

大明與蒙古之間接近百年的血海深仇,哪怕強如明太祖、明成祖等皇帝多次北伐,都沒能讓蒙古大汗俯首稱臣。

如果景泰帝朱祁鈺能做到這一點,哪怕明英宗朱祁鎮安然回京,都無法動搖他的皇位。

畢竟你一個喪師辱國的太上皇,哪來的臉讓四海臣服的英主退位,就憑有過關外留學的經歷?“蒼火頭,傳令下去告訴韃靼使者,本官可以答應他們在遼東開放互市,還能給脫脫不花送上一份封貢大禮,就看他們有沒有這個魄力去接!”

封貢跟朝貢一字之差,區別在於脫脫不花要是答應,就得接受明朝皇帝的冊封。

歷史上俺答汗透過隆慶和議,被明穆宗朱載坖封為“順義王”,不出意外的話這個稱號將提前現世!“是,東主.”

站在門口的蒼火頭得令之後,轉身就前往都司駐地,把沈憶宸的答覆先行告訴遼東總兵曹義。

望著蒼火頭的背影遠去,卞和這才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朝著沈憶宸問道:“東主,我從韃靼使者那裡聽聞,太師也先把他的妹妹摩羅許配給了太上皇,這會不會對大明造成隱患?”

和親這種事情自古有之,只是跟很多人印象不同的是,往往在和親事件中,送出女人的一方佔據著優勢,接納女人的一方佔據著劣勢,特別身居後位的情況下。

古代講究一個血統傳承,中原皇帝基本上不可能讓擁有異族血脈的皇子繼承帝位。

相反和親出去的“公主”,在中原王朝強盛的情況下,大多是身居尊榮後位,孩子有機會繼承異族的法統。

當然,這是站在歷史的高度上,站在人文的角度上,和親女子孤身前往異族陌生土地,毫無疑問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