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憶宸率領著萬餘兵馬出現在蒙古中軍的後方,眼前是數倍於己的敵人。

可是這一次,沈憶宸沒有絲毫的擔憂跟畏懼,相反他心中隱約有著一種無法壓抑的悸動跟振奮。

自土木堡明軍慘敗後數月下來,始終處於被蒙古大軍給瘋狂處境中,如今攻守之勢再次完成了轉變。

哪怕敵軍依舊佔據著絕對優勢,可這次自己才是進攻者!“大明虎賁們,前面就是殺我袍澤,擄我同胞,佔我疆土的韃虜。

土木堡一戰讓吾等淪為手下敗將,大明天子被俘北狩,甚至就連帝都都被兵臨城下.”

“本官不知道爾等心中有多少憤怒跟仇恨,我只想告訴你們一句,現在就是報仇雪恨的時機。

用眼前韃虜的人頭跟鮮血,來找回曾經屬於大明的彪悍跟勇武!”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明軍威武!”

沈憶宸用盡自己最大的力氣喊出這段話,無論是戰意還是鮮血,此刻都已經沸騰了起來。

“殺!殺!殺!”

回應沈憶宸的,只有這一聲聲嗜殺的怒吼,明軍將士的刀劍已經飢渴難耐。

“殺光他們!”

隨著沈憶宸最後一聲令下,李達等人率領著士卒,以勢不可擋的狀態突入到蒙古中軍陣營中。

長久以來的優勢心理,加之長期作戰帶來的疲憊,蒙古中軍士兵對於襲營幾乎是沒有任何的準備,甚至很多人直到明軍衝到了眼前,這才反應過來奮勇抵抗。

可是面對飽含恨意跟殺意的明軍,這樣的倉皇抵擋沒有任何效果,李達等人一柄長刀勢如破竹,瞬間就把防守的蒙古陣型撕開了一道大口子,越來越多的明軍湧入陣中!戰爭從來都不是一對一的單打獨鬥,也沒有哪方人數多就一定會勝利的說法,否則歷史上就沒有那些以少勝多的經典名戰。

一旦沒有了陣型的掩護,鬆散的蒙古士兵完全不是明軍的對手,後方匆忙的想要馳援,可前方已經出現了潰敗,兩方對撞在了一起引發更大的混亂。

曾經土木堡出現的兵敗如山倒局面,如今在蒙古中軍陣營中重新演繹。

“調集瓦刺親衛上來,臨陣脫逃者死!”

望著自己麾下士卒出現了潰敗,太師也先雙眼通紅,完全不敢相信會有這種場面發生。

想要阻止潰兵繼續衝亂陣型,那隻能讓親衛擔任督戰隊的職責,後退者死壓住這股風氣。

不得不說瓦刺親衛的忠誠跟戰力實屬頂尖,他們壓陣後硬生生的遏制住了潰敗的趨勢,讓那些本來都準備逃命的蒙古士卒,再度拿起武器轉身投入戰場。

中軍也先能憑藉著瓦刺親衛的紀律性跟執行力穩住局勢,左右兩翼就沒有那麼的幸運了,特別是女真三部跟兀良哈三衛駐紮的右翼,幾乎是跟明軍稍一接觸就倉皇逃竄,還大喊大叫的明軍主力來襲。

某種意義上來說,沈憶宸僅僅三萬多人兵分三路進攻,是一個無比冒險的決策,卻在夜色中帶來了極佳的效果。

蒙古人壓根不知道有多少明軍來襲,他們只知道左中右三陣紛紛傳來了喊殺聲,能達到這種效果的只有明國京師主力。

伯顏帖木兒率領著瓦刺戰兵極力想要維持秩序,可女真三部本就是被脅迫而來的,結果到目前為止肉沒吃著,卻接連捱了明軍的打,哪會有什麼死戰的意願。

至於兀良哈三衛這種牆頭草就更不用說了,他們從明成祖時期就歸順大明,老老實實的當了幾十年的臣屬。

現在同樣發現便宜佔不到,還有把命賠上去的風險。

早知道如此,還不如老老實實跟著大明混,至少比跟著瓦刺太師吃土送命要強!約束不了這兩支僕從軍,伯顏帖木兒也沒有像太師也先那樣,掌控生殺予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