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 慈不掌兵 (二合一) (第1/4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正統十三年十月十六日,明朝受到小冰河時期的影響,紫荊關一帶的長城邊堡,已經下起了鵝毛大雪。
就在這一片雪白的世界之中,兩支大軍正在曠野中對峙著,一方是追擊過來的明軍,另外一方是由孛羅率領的兩萬蒙古斷後精騎。
本來按照太師也先最初的計劃,諸如西域哈密、東北女真這樣的僕從軍,通通可以放棄。
甚至可以利用他們毫無軍紀的散漫特性,讓明軍不斷分兵追繳,從而拖延敵軍的步伐。
可是也先低估了明軍的戰鬥力,京師守衛戰的成功讓明軍一掃土木堡之戰的陰霾。
加之諸如於謙這樣的統帥,以及石亨這樣悍勇的將領領軍,僕從軍這種烏合之眾壓根就不是對手。
短短十來天之後,明國兵馬就追上了斷後蒙古騎兵,並且大同宣府兩鎮兵馬已經集結出現在了後方,孛羅這兩萬精騎可謂是插翅難飛!不過面對被包圍的處境,孛羅毫不在意。
這兩萬蒙古斷後騎兵裝備精良,兵強馬壯,就算無力阻擋明軍的追擊,想要突圍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同時透過這十幾日的不斷襲擾,讓也先率領的主力大軍,已經跟追擊的明軍拉開了明顯的距離,自己差不多算是完成了戰略任務。
明軍陣營中,于謙望著遠處的蒙古騎兵,石亨、孫鏜、張軏等將領,分別站立在他的左右,等待著主帥的一聲令下。
可是這次石亨的臉上神情,沒有以往的那種戰意盎然,相反還流露出一絲的猶豫。
思考再三,石亨終究還是朝著于謙問道:“大司馬,陛下已經下令放棄追擊韃虜迎回太上皇,我們真的還要開戰嗎?”
太后施壓逼迫朱祁鈺下達的命令,對於軍中大將來說並不是什麼秘密。
雖然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先例,但大多數真這樣做的統帥,下場通常好不到哪裡去。
遇到猜疑心重的君王,可能就為自己埋下了隱患。
石亨能從大獄中出來,並且還加官晉爵成為武清伯,全託于謙的舉薦跟信任。
常言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至少現在石亨心中對於謙是充滿了感激之情,他不想為了自己的戰功,從而導致對方做出抗旨不遵的舉動。
就算皇帝能饒過於謙,太后也不會善罷甘休,沈憶宸被迫出使蒙軍大營就是前車之鑑。
“本官率領大軍追擊韃虜,從來都不是為了君王,而是為了江山社稷。
也先突襲遼東已成定局,必須抓緊時間擊潰眼前斷後的韃虜騎兵,才能儘快馳援沈督憲部,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透過這段時日各方情報的彙集,太師也先突襲遼東的計劃已經呼之欲出,于謙有時候都不得不佩服沈憶宸的遠見,早早就能預料到敵軍的下一步行動。
遼東軍各大衛所總兵力大概還有四萬多人,由總兵曹義領銜正在趕往京師的路上,說不定現在已經與蒙古大軍的前鋒部隊相遇。
另外沈憶宸率領的馳援軍加上李達部,人數也有三萬多人,遼東明軍總兵力可達八萬。
看似兵馬數量不少,可要知道也先率領的這十四萬人,全部都是精銳戰兵。
人數雖然沒有包圍京師的那二十多萬人龐大,但戰鬥力絲毫未減,還要考慮未知的女真三部跟兀良哈三衛兵馬,雙方實力差距還會進一步擴大。
本來步兵行軍速度就追不上騎兵,如果還被眼前斷後韃虜給拖延,那等援軍趕到遼東可能為時已晚。
大明承擔不起八萬明軍的陣亡,更承擔不起遼東淪陷讓蒙古疆域連成一片的後果,于謙必須速戰速決!“武清伯,本官命你為先鋒,率領大軍突破眼前這支韃虜!”
石亨在京師守衛戰上展現出來的勇猛,堪稱勇冠三軍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