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十三年十月初七,伴隨著京師之圍的暫時解除,大同鎮守太監郭敬回京覆命,並且被景泰帝朱祁鈺任命為御馬監掌印太監。

明朝內官設立十二監,最初權勢最大的宦官機構為內官監,職權範圍非常雜,大概可以簡單理解為皇帝近侍內官,總攬內宮事務。

成敬擔任內官監掌印太監,可以看出來朱祁鈺對於他的器重跟信任,把最為貼身的侍奉跟照顧交託與他。

但是後來隨著司禮監掌印太監,擁有了替皇帝在奏章批紅的權力後,地位迅速超越了之前的內官監,成為了十二監當之無愧的大太監。

王振就是依託著這個職位權傾朝野,景泰帝時期由元老太監金英擔任。

至於御馬監,屬於一個潛力宦官機構。

它的職權範圍本來侷限於軍馬排程及典禮用馬需求,但由於負責戰馬供給,不可避免就跟軍隊產生了密切聯絡。

後來明成祖朱棣繼位之後,朝廷內部禁軍就交由御馬監來負責管理,這相當於讓掌印太監直接擁有了軍權,對於兵馬掌控程度遠超在地方擔任監軍。

正因為掌軍的特殊性,讓御馬監掌印太監權勢飛漲。

直到明憲宗時期,掌印大太監汪直大權在握,還創立了西廠特務機構,一度讓御馬監地位超過了司禮監。

郭敬常年在九邊鎮守,現如今讓他回京擔任御馬監掌印太監,算是稱得上“專業對口”。

只是景泰帝朱祁鈺萬萬想不到,這也可能是自己埋下的一顆大雷……郭敬回到京師拜見完新君後,坐在御馬監掌印太監的大位上,內心裡面卻並無多少升遷的喜悅,相反顯得心事重重。

他在回京的路上,就已經收到了太師也先的指令,讓郭敬務必主導大明與蒙古的議和,並且還有協商明英宗朱祁鎮的回京事宜。

面對也先的指令,郭敬心中是一萬個不願意的。

畢竟他不算是純粹的“內鬼”,僅僅是出於太監貪婪的本性,與瓦刺做一些邊境走私軍械的貿易罷了。

自己又不是一個神仙,誰知道這麼多年恭順異常的瓦刺部,實則包藏禍心想要謀反?但問題是不管出於貪婪,還是出於叛國,郭敬通敵屬於客觀存在的事實。

而且他能擔任御馬監掌印太監,還是靠著從也先那裡的獲取到的情報,土木堡一戰前告知朝廷蒙古大軍合圍的意圖,從而時候被新君嘉獎。

如果郭敬拒絕也先的指令,那麼背後的勾結曝光出來,現在有多風光,接下來就會被清算的多悲慘。

把柄被人給拿捏住了,郭敬已經沒得選擇!“乾爹,今日還去慈寧宮拜見太后嗎?”

站在一旁的小太監,看著郭敬一副神情凝重的模樣,等了許久才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蒙古和議使臣抵京了嗎?”

郭敬反問了一句,畢竟他不可能主導議和,還得蒙古使團抵京後再去煽風點火。

“已經到了鴻臚寺,不過陛下並沒有接見的意思,就連派出去對接的官員,都僅僅為禮部員外郎.”

很明顯從這個低接待規格看,朱祁鈺完全沒有和談的意思。

一方面在於“和議”這個詞,已經被蒙古人用臭了,從土木堡之戰後至今,幾乎每次開打前都要用和議的名義,來嚮明朝敲詐勒索。

另外一方面,就在於現在的景泰帝朱祁鈺,已經放下了登基時候的彷徨跟不安,逐漸適應了皇帝這個新身份。

皇兄就安安心心的呆在漠北,再也不用透過和議回來了。

“既然蒙古使團已經來了,那咱家就去拜見太后吧.”

“是,乾爹.”

小太監趕忙扶著郭敬起身,然後幫他整理身上的衣袍,準備拜見皇太后孫氏。

慈寧宮